美甲師變包租婆! 越南媳婦專挑1物件月租收入超過15萬

▲異鄉媳婦黃悅晴來臺23年,除了是越式洗髮店負責人,也華麗轉身成爲包租婆。(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在房價高漲、投資報酬逐漸下滑的臺北市,越式洗髮店負責人黃悅晴卻憑着獨到眼光,一步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房產王國。她不追求華麗裝潢與熱門地段物件,反而專挑屋況普通、價格被低估的中古商辦,以理性判斷與長期經營創造穩定現金流。

多數人投資房地產會挑地段好、屋況漂亮的住宅,但越式洗髮店負責人黃悅晴卻專挑「屋況差、巷內、中古」的商辦,靠着這樣的策略,她在臺北市打造一間又一間的房產金雞母。

21歲嫁來臺灣,30歲婚姻結束後,黃悅晴從零出發,從一間美甲店開始,每天工作14小時,並且立定志向,40歲要在臺灣買房子,而且一定要是臺北市。現在,她在臺北與越南兩地擁有多處房產,月租金收入超過15萬元。

黃悅晴認爲,住宅出租問題多、修繕麻煩,租給企業則單純穩定、屋況能保持良好,也不需附傢俱。10多年前,她鎖定捷運行天宮站周邊的商辦大樓,第一筆投資就成功獲利。之後,她更進一步進軍臺北金融一級戰區南京復興站周邊,「靠房仲找案子很重要,要讓他們知道妳是有誠意的買家。」

歸納來說,黃悅晴累積財富的關鍵是:便宜買、穩定租,以2021年她買下的一間約35坪中古商辦爲例,總價不到2000萬元,爲了有穩定現金流,她以略低市價出租給日商,月收5萬多元,扣除利息仍有超過5%的報酬率。

而黃悅晴在挑屋、管理房客上,也有一套哲學。她說,自己很迷信,不喜歡房子周邊有高架橋經過,這在臺灣稱爲攔腰煞,再者,她對於酒店居多,環境較複雜的區域也興趣缺缺。

「房客是房子主要的居住、維護者,所以租客品質很重要。我會要求提供身分證件及工作證明,然後我也會藉由修繕房屋爲由,去看房客的使用狀況,像我都叫房客燈泡壞了要通知我,我帶水電去換,這樣就能知道房客有沒有愛惜房子了。」她笑說。

更多鏡週刊報導達人理財/從異鄉媳婦到包租女王 越籍新住民靠3招翻身月收15萬新住民包租婆3/銀行是最重要的朋友! 越南媳婦靠信用養成術滾出北市3房新住民包租婆1/10年打拚買下北市3間房 越籍新住民月收租15萬秘訣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