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風險不只指甲變薄 研究:恐增皮膚癌與生育問題
美甲不只會損傷指甲,更可能帶來生育和胎兒健康問題。(圖片來源/Pexels)
美甲已成爲許多愛美人士的日常消費,款式及工藝也越加多樣與華麗。然而,長期反覆進行美甲,不僅僅是指甲不透氣這麼單純,背後潛藏的健康風險不可忽視。
目前最受歡迎的凝膠美甲,過程中必須多次打磨指甲,使其變得薄弱,甚至導致甲牀裸露,呈現半月形或紅色斑點,部分人的指甲表面會出現條紋或點狀痕跡,這是因爲角蛋白受損造成。一旦美甲遭到撞擊或長時間未卸除,容易引發甲緣磨損、翹起,進而讓水氣與細菌侵入,增加發黴和感染的風險。長期施作也會造成指甲脆弱易斷。
此外,固定凝膠必須使用紫外線或LED燈照射,使其快速硬化,能讓指甲更牢固與亮澤,但研究指出,長期暴露於凝膠所使用的紫外線可能會增加皮膚癌風險。這些光源原理類似於縮小版的「手部日光浴牀」,紫外線會穿透皮膚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即使其強度低於傳統日光浴設備,也會存在潛在危害。
不僅消費者需要注意,美甲從業人員的健康風險更高。指甲油與相關產品中常見的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已被證實對女性生育功能具有嚴重影響。根據《 NY Healthy Nail Salons Coalition 》於2024年發佈的報告顯示,部分美甲師在懷孕期間發生流產或併發症的比例明顯高於一般族羣;近18%的受訪者表示在孕期出現健康問題,7%的受訪者更反映其新生兒一出生就有異常情況。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於2018年的研究也指出,長期接觸指甲油或清潔劑的女性,生出自閉症孩童的機率比未接觸者高出50%。這些有害物質對嬰兒的神經發育、體重與記憶力都可能造成長期影響。
此外,卸甲過程產生的大量粉塵,可能附著於眼睛虹膜、呼吸道或鼻腔黏膜,不僅會引發過敏反應,長期累積甚至可能導致慢性支氣管炎或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
雖然臺灣目前對市售指甲油中的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甲醛及重金屬成分設有限制與抽檢,但專家仍提醒,無論是消費者或是美甲從業人員,都應提高警覺,避免過度或長期接觸,以降低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