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加深防務合作 聯合研製「灰鷹」無人機

短場起降型「灰鷹」可在簡陋環境完成起降,大幅提升部署彈性。(取自通用原子公司網站)

短場起降型「莫哈維」驗證機先前在英國「威爾斯親王號」航艦上完成測試。(取自通用原子公司網站)

通用原子將與韓華合作開發並生產短場起降型「灰鷹」無人機。(取自通用原子公司網站)

美國通用原子(GA-ASI)公司與南韓韓華航太集團(Hanwha),在今年美國陸軍協會(AUSA)年會暨博覽會正式簽約,將合作開發與生產具備短場起降能力的「灰鷹」(GE STOL)無人機,可望大幅提升美、韓及盟邦部隊無人機作戰彈性,也展現美韓持續加深防務合作。

具備短場起降 2028年交付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報導,雙方14日簽署協議,同時也展示用於技術驗證的短場起降「莫哈維」(Mojave)無人機。根據協議,通用原子將與韓華緊密合作,完成無人機設計階段,並在南韓建立生產線,負責短場起降型「灰鷹」製造與最終組裝,通用原子肩負最後系統整合工作。同時,通用原子也將繼續在其位於加州聖地牙哥的工廠生產其他構型的「灰鷹」無人機。

短場起降型「灰鷹」預計於2028年開始首批無人機交付工作。這項合作案也被視爲美韓防務合作的新里程碑,除了有助在南韓本地創造就業機會,也將提升該國無人機產業生態,強化從設計到維保的完整供應鏈。此外,該款無人機也將成爲南韓軍方重要補充平臺,提升大型艦艇偵察與打擊能力。

已完成測試 可在簡陋環境操作

短場起降型「灰鷹」先前已在南韓「獨島號」(LPH-6111)兩棲突擊艦完成測試,其執行監偵任務時,最短起飛距離只需約122公尺;若滿載武器,起飛距離約爲305公尺,因此能在前進作戰基地(FOB)、泥土路、簡易機坪及大型艦艇甲板等簡陋環境操作,具備優異部署彈性。

短場起降型「灰鷹」保有一般MQ-1C無人機飛行性能,同時採開放式模組化設計,可搭載合成孔徑雷達(SAR)與紅外線光電(EO/IR)感測器,也可攜帶多種不同彈藥或電戰莢艙,具執行多元任務能力。通用原子也強調,短場起降型「灰鷹」擁可做爲母機實現「無人機搭載無人機」,再搭配強勁抗干擾設計,可有效提高生存能力,能夠適應美國與中共間潛在的高強度衝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