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變卦了!特朗普政府一月後將對中國電子產品重啓徵稅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今天信誓旦旦說好的事,明天就全盤推翻?看來,美國政府就是這樣一個"朝令夕改"的主兒。

剛剛宣佈豁免中國電子產品關稅不到24小時,特朗普政府又來了個大反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且聽我慢慢道來。

朝令夕改,美國商務部長放出新風聲

當地時間4月13日,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這位特朗普的親信放出狠話:"半導體和電子產品關稅豁免只是臨時的,一個月左右以後重新開始收。"

可笑的是,就在前一天(4月12日),美方纔剛剛公佈備忘錄,明確豁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產品的"對等關稅",覆蓋地區包括中國。

這變臉速度,連戲劇都沒這麼演啊!不到24小時就徹底改口,美國政府這是把國際貿易當兒戲嗎?

一個月剝離中國產能?他在做什麼白日夢?

盧特尼克是不是以爲一個月後,製造業就能全部迴流美國,他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說真的,這種幻想也太天真了!一個製造業產業鏈,哪是一個月就能重組的?複雜的供應鏈體系,精密的技術協作,熟練的工人隊伍,這些是一聲令下就能搬回美國的嗎?

美國政府這種反覆無常的政策,唯一的結果就是各大廠商會在這一個月內瘋狂下單、拼命空運儲備庫存。預計二季度中美經濟貿易逆差不減反增,又要創下新高!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真精

仔細想想,特朗普此舉是不是別有用心?

對特朗普來說,總統任期只有幾年,根本不夠建立一條完整的工業生產線。他可能根本不在乎什麼"製造業迴流",而是在考慮如何製造美國經濟波動,從中獲利。

說白了,就是讓自己家族利益最大化纔是最重要的!真以爲美國的"紅脖子"們打打螺絲就能彌補整個工業鏈缺失嗎?如果中國不配合,特朗普十年都搞不成工業化。工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有其技術含量,每個卡點都能難倒一羣工程師和技工,而美國恰恰缺乏這樣的人才儲備。

誰是最終受害者?還是美國老百姓!

這一輪關稅大戰最諷刺的是,美國大企業、大公司都被豁免了——這些本來就有更好的利潤和抗風險能力的巨頭們。

而服裝、鞋帽、日常生活用品這些直接影響美國普通人的商品,卻繼續保持對中國加徵145%的關稅。美國白宮當局可能認爲這些東西在東南亞國家、印度都能生產,但他們忽視了轉移產能的成本和時間。

最終,這場所謂的"互惠關稅",其實是在收割美國自己的百姓。美國白人"紅脖子"們真是太好騙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既然特朗普想打關稅大戰,那我們奉陪到底!不管是短打還是長打,中國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如果這一輪鬥爭以特朗普的半途而廢而告終,那就太"可惜"了。特朗普可以決定什麼時候開打,但什麼時候結束可就不由他決定了。中方的反制措施不會因爲特朗普的投降而停止。

關稅戰也是戰爭,既然衝鋒號已經吹響,我們的總攻就已經發起!我們掌握主動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看誰能笑到最後!

美國已經淪爲"大號加油站",而特朗普夢想的製造業迴流,終究只是一場夢而已。對於這樣一個爲家族賺快錢的總統來說,最後苦的還是美國人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