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顆金融大雷的引線正在滋滋作響

美國私募市場大雷的引線正在滋滋作響,私募股權基金正在採用一種令人生厭的融資策略,使養老金等主要投資者更難提前退出基金。

4月9日據媒體報道,據投資者透露,在高利率和經濟不穩定的壓力下,越來越多的私募股權基金要求投資者先承諾投資未來新的基金,才允許轉讓現有股權,這種做法正在減緩私募股權基金股份在二級市場上的拋售。報道稱,包括 Carlyle Group Inc. 在內的主要資產管理公司都曾用這種“捆綁銷售”策略,但這種策略在小型私募公司中更爲普遍。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報道,近期機構投資者正爭相在二級市場甩賣私募股權基金持倉,哪怕要承受大幅折價,這對私募股權行業來說是個危險信號。衆多私募高管曾期望,特朗普政府下交易和IPO的復甦將幫助公司向投資者返還利潤,從而促進新的投資活動。但現實恰恰相反,使私募股權行業處於有史以來最脆弱的狀態之一。

Raymond James私募資本諮詢全球主管Sunaina Sinha Haldea預計,如果股市繼續下跌或在月底前無法恢復,投資者將大舉拋售基金份額。如今這種捆綁銷售的做法正在減緩“二級市場”交易,但同時對希望迅速獲得現金的投資者造成了嚴重的流動性問題。

私募股權基金祭出新花招:捆綁銷售承諾

捆綁銷售承諾是指在通常情況下,購買股權的買方會被要求提供未來的投資承諾,即所謂的“staple”。

例如,紐約市僱員退休系統(NYCERS)最近出售了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組合,其中包括在 Palladium Equity Partners 的大額頭寸。

報道稱,Palladium 希望吸引長期投資者,並要求潛在買家承諾向其新基金注資,以此來換取允許 NYCERS 的頭寸轉手。此前曾支持 Palladium 的黑石公司二級市場部門同意並收購了該股權。

HarbourVest Partners 二級市場投資委員會主席 Jeff Keay 表示,私募股權公司有權批准向特定買家出售股權。他表示:“一些公司選擇比其他公司更激進地保留其同意權,”但未具體說明任何公司。

二級市場流動性面臨寒冬

據報道,全球私募股權市場的二級交易規模已超過5000億美元,這個市場原本爲基金初始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提前獲取現金的途徑。

但在過去幾年中,投資環境異常艱難,主權財富基金和國家養老金提供商一直在要求費用折扣、更多的共同投資機會,並要求在承諾新資金之前釋放舊資本。

據Pitchbook數據,2024年全球私募基金募集資金5080億美元,低於前一年的6050億美元,是自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去年,私募基金平均需要近17個月才能完成一隻基金的募集,是自2010年以來第二長的週期。

因此即使在美股市場拋售之前,交易量已經顯著下降,這也使得資金在非流動性基金中被鎖定更長時間。私募股權的“捆綁銷售”策略,或許正在給這場私募股權基金的流動性危機“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