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生惦記臺灣美好 用3D列印激發偏鄉學童創意
曾在臺灣留學的美國學生Sasha Zhang(前排中)與Ethan Glueck(前排右),在今年暑假帶着2臺3D列印機,到高雄偏鄉學校的美濃吉洋國小及杉林巴楠花國小,帶領學生激發創意,今(13)日起作品在高雄科工館展出。(任義宇攝)
曾在臺灣留學的美國學生Sasha Zhang與Ethan Glueck,在今年暑假帶着2臺3D列印機,到高雄偏鄉學校的美濃吉洋國小及杉林巴楠花國小,帶領學生激發創意,今(13)日起作品在高雄科工館展出。(任義宇攝)
Sasha與Ethan分享,在臺灣留學1年經歷很美好,希望用實際行動做爲回饋,與臺灣熱情學生相處愉快。(Sasha Zhang提供/任義宇高雄傳真)
曾在臺灣留學的美國學生Sasha Zhang與Ethan Glueck,在今年暑假帶着2臺3D列印機,到高雄偏鄉學校的美濃吉洋國小及杉林巴楠花國小,帶領學生激發創意,把心中想法化作實體物件,今(13)日起作品在高雄科工館展出。Sasha與Ethan說,在臺灣留學1年經歷很美好,希望用實際行動做爲回饋。
Sasha與Ethan現在分別爲美國史丹佛大學、德國慕尼黑大二學生,2年前曾參與美國政府青年國際語言獎學金計劃,在高雄文藻外語大學學習華語1年,期間受到校內師生、接待家庭熱情款待,因此對臺灣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積極爭取計劃補助,返臺回饋臺灣社會。
他們表示,很高興能爭取到美國國務院計劃補助,提供2臺3D列印機前進具有客家文化色彩的美濃吉洋國小,以及杉林區原住民部落的巴楠花國小,不僅認識臺灣多元文化,也對臺灣偏鄉學生的熱情感到印象深刻。
Sasha分享,這次計劃見證偏鄉學生資源與城市的落差,其中1名學生在課程開始前「連滑鼠都沒碰過」,帶領他從0基礎,到列印出實體成品,過程十分具有成就感;Ethan則說暑假結束後,會先繼續完成學業,約定好一定會回臺灣看這羣學生,有機會的話更希望能爭取其他計劃補助,帶着所學回到臺灣分享。
吉洋國小教務主任蔡珺安坦言,學生一開始看到「老外」都很緊張,也不曾碰過3D列印,但經過Sasha與Ethan細心教導,對於3D列印可以把心中的想法轉換爲實體物品深深着迷,很感謝機器能留在學校充實教學資源,已找外部專業單位進行師資培訓,並規劃未來如何妥善運用,讓學生得以發揮創意。
巴楠花國小阿浪則指出,Sasha與Ethan在2年前來臺時就有接觸與合作,他們這次帶來3D列印機作爲學習媒材,作爲實驗小學的學生雖已非首度接觸,但這次會把設備留在學校,目標是帶領學生結合科技,善用原住民與自然互動共存文化,讓孩子學會跟自然學習與傳承。
AIT文化新聞組長溫宏國說明,Sasha與Ethan皆爲美國國務院「青年國際語言獎學金計劃」校友,並提出Print-ED Taiwan計劃,獲得國務院公民外交行動補助,將彼此在教育、科技與跨文化交流的熱情具體化,幫助臺灣學生髮揮創造力,並深化臺美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