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星際之門”項目被曝陷入停滯,潛在投資者望而卻步
財聯社5月12日訊(編輯 牛佔林)據媒體報道,由於特朗普加徵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行業的最新發展,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全球科技投資機構軟銀集團牽頭的數據中心項目“星際之門”(Stargate)陷入了停滯。
今年1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佈,OpenAI、軟銀和甲骨文三家企業將在美國建設支持AI發展的基礎設施,即“星際之門”。該項目的初始投資爲1000億美元,並計劃在未來4年內擴展至5000億美元。
但現在三個多月過去了,軟銀仍未制定出項目融資模板,也未與銀行、私募股權投資者和資產管理公司展開詳細討論。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初軟銀曾與多家金融機構進行初步接洽,包括瑞穗銀行、摩根大通、Apollo全球管理公司和Brookfield資產管理公司。但隨着經濟波動加劇和人工智能服務價格下降,金融家重新評估數據中心,因此沒有達成任何交易。資本成本上升以及對全球經濟衰退可能削弱數據中心需求的擔憂,導致相關討論陷入僵局。
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激進的貿易政策給人工智能投資前景帶來了不利影響。資本成本上升,再加上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數據中心需求前景變得更加不確定,使得融資陷入了停滯。
讓事情變得複雜的是,一批更便宜的人工智能模型陸續問世,比如中國初創公司DeepSeek的模型,同樣引發市場對與OpenAI相關項目未來盈利能力的疑慮。
據悉,軟銀正通過“願景基金”旗下的一支由20至30人組成的專門團隊推動星際之門項目建設。該團隊由美洲區管理合夥人Vikas J. Parekh領導,後者在自動化和企業軟件領域經驗豐富。
就在本月初,OpenAI宣佈將在美國之外投資建設運行人工智能系統所需的基礎設施,作爲其美國星際之門項目的海外延伸。OpenAI表示,計劃的初期目標是在全球啓動10個項目,潛在合作項目的資金將來自公司本身以及各國政府。
但不確定性給融資談判帶來壓力。以Michael Elias爲首的TD Cowen分析師表示,隨着從服務器機架到冷卻系統和芯片等各種產品的關稅談判展開,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可能會上升5%至15%,一些運營商面臨的價格甚至更高。
由於對算力過剩的擔憂加劇,潛在的星際之門投資者也有所退縮。科技供應商近幾年一直在向數據中心投入資金,爲人工智能提供動力,但現在,微軟正在撤出全球的數據中心項目,亞馬遜也在調整其數據中心戰略。
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上週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星際之門在得克薩斯州的第一個數據中心正在推進,該綜合設施將成爲“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訓練設施”,並有助於在美國建立一個涵蓋發電、服務器和芯片的供應鏈。
據知情人士透露,對於67歲的孫正義來說,這些在他看來都不算什麼,他相信人工智能的需求很快就會出現指數級增長,並將帶來巨大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