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院網站刪「中華人民共和國」改稱中國
美國國務院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爲「中國」。(翻攝自美國國務院官網)
美國國務院官網的國家簡介頁面中,近期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改爲「中國(China)」,顯示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的政策轉向。先前國務院有關於「美臺關係」事實清單,刪除了「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文句,新增期待兩岸分歧透過「自由而非脅迫、讓海峽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
新版頁面中載明,美國對中關係將戰略競爭作爲核心框架,以應對中國對美國利益構成的直接挑戰。美方將秉持對等與公平原則處理雙邊關係,並採取行動遏制中國的侵略行爲,打擊不公平貿易政策,應對惡意網路攻擊,終結芬太尼的全球販運,減少中國對國際組織的操控,並推動對中國侵犯人權的問責機制,無論在中國境內或全球範圍內。
美國在對中經貿關係頁面上寫道,將優先考量自身利益與美國人民,並致力於終結中國濫用、不公平與違法的經濟行爲。中國經濟環境對全球投資者而言極具限制性,美國投資者也不例外,這反映出中國長期禁止外資進入關鍵產業,以及監管執法的不確定性。美國企業普遍認爲,在中國經營面臨武斷的法律執行、法律條文模糊不清,以及監管缺乏透明度等重大挑戰。
美中外交關係的基礎來自1970年代起陸續簽署「上海公報」、「建交公報」與「八一七公報」三個公報。美國與中國大陸1979年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美國國會則通過「臺灣關係法」、美中1982年簽署「八一七公報」後,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則提出「對臺六項保證」,承諾軍售臺灣,力保和平決定臺灣未來的前途,當時由中華民國外交部對外公佈,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