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人機貴又差 美專家警告:遠比不上中國大疆

2025年7月10日,五角大廈宣佈全新無人機政策時,美製小型無人飛機系統進行展演。

美國媒體《政客》(Politico)專文報導,美國在無人機發展上明顯落後,還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無人機專家指出,美軍無人機無論品質或價格都難以匹敵中國大疆(DJI)等產品,核心零組件如電池、馬達與磁鐵幾乎被中國壟斷,結果導致美國無法建立完整產能,與此同時,中國、俄羅斯與烏克蘭已能大規模量產並靈活運用廉價無人機,使美軍在新型態戰爭中顯得被動。

美國五角大廈今年7月成立「聯合跨部門特遣隊」(Joint Interagency Task Force, JIATF)成立,專職無人機作戰還有準則學說發展,急起直追無人機戰爭。美國陸軍副參謀長明格斯(James Mingus)將軍直言,無人機已是當代戰場的「簡易爆炸裝置(IED)」,正如20年前在伊拉克造成美軍慘重傷亡的威脅一樣,如今就算是實力較弱的一方也能用便宜的無人機削弱大國優勢。

烏克蘭過去幾年正是憑藉靈活運用無人機,有效阻止俄軍推進,凸顯戰場格局已經改變。然而,外界批評五角大廈反應過慢,重蹈當年拖延應對IED的覆轍,文章列舉美國前防長蓋茲(Robert Gates)的例子,他在2006年上任後,纔打破官僚阻力,緊急推動抗IED裝甲車(MRAP)部署,否則傷亡會更慘重。

雖然新任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已宣佈美軍無人機優勢計劃,主張,無人機應被視爲廉價、可消耗、可快速量產的彈藥,而非耗時多年開發的昂貴軍機。

但目前基層部隊仍缺乏無人機,甚至零組件仍高度依賴中國製造。五角大廈的藍色無人系統計劃(Blue UAS)試圖建立非中國供應鏈,但成果有限。電池、馬達與磁鐵市場幾乎被中國壟斷,使美軍仍高度依賴中制零件。

烏俄雙方皆已掌握包括偵查、自殺無人機、佈雷與運補地面無人車、大型母機投送小型機等複雜戰術,美軍在技術與應用上都未能跟上。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專家派蒂約翰(Stacie Pettyjohn)直言:「我們的無人機比中國大疆更貴卻更差,產能完全無法匹敵。」

她還警告:「我們真的落後太多。」,美國無人機價格高昂、性能卻落後烏克蘭戰場常用的中國大疆機種,缺乏能即時規模化的產能,恐難應對未來大規模的無人機戰爭。

前國防部顧問考德威爾指出,問題在於美軍高層仍停留在過去戰爭的思維,資源集中在F-35戰機、飛彈或大型艦艇等「威望計劃」,對無人機這類「新一代不對稱武器」反應遲緩。

即便海軍陸戰隊正嘗試將FPV納入訓練,並推動「高密度、可消耗」無人機戰術,美軍距離真正大規模應用仍有長路要走。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夏德洛指出:「關鍵在於哪個軍隊能最快把自主技術與其他平臺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