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銅業喊話特朗普:勿徵收進口關稅,建議限制出口扶持本土產能

財聯社4月15日訊(編輯 趙昊)美國銅金屬行業的主要企業呼籲美國總統特朗普不要對銅進口徵收關稅,而是通過限制銅礦石和廢銅的出口來推動本土生產。

今年2月時,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商務部針對美國進口銅的情況進行“232調查”,意味着美國“關稅大棒”可能已瞄向進口銅。

這一舉動打亂了全球市場,使美國銅價相較國際基準LME的銅價大幅溢價,並引發全球範圍的“搶銅潮”,企業紛紛趕在潛在關稅生效前將銅運往美國。

在美國商務部進行的232調查的公開意見徵集中,礦業巨頭力拓集團、銅線製造商南方電纜(Southwire)、貿易商托克集團等,均建議美國政府應限制銅出口,而不是對進口銅徵稅。

力拓在反饋中寫道:“特朗普政府應考慮對美國本土生產的銅精礦和廢銅實施出口限制。”南方電纜則指出,“政府應以監管改革和限制美國銅出口爲主要手段,推動美國銅行業發展。”

據瞭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廢銅出口國,也出口銅礦。但同時,由於本土的精煉產能不足,美國企業仍需大量進口精煉銅金屬。因此,他們希望特朗普不要對金屬銅徵收進口關稅。

托克集團認爲,潛在的關稅應針對銅製成品,如銅線材、銅管、銅帶等。這家全球最大銅貿易商還建議美國政府“對精煉銅進口暫不徵稅,直到新的採礦和冶煉產能建成。”

美國銅礦開採商自由港麥克莫蘭(Freeport-McMoRan)沒有對關稅發表具體建議,但該公司強調美國應支持自由貿易,“與美國盟友促進自由公平的貿易將確保美國的銅供應需求得到滿足。”

自由港麥克莫蘭在調查反饋中寫道,“2024年,美國從智利、加拿大、秘魯等國進口了約50%的陰極銅需求,由於美國沒有潛在的生產能力,這對於需求是必要的。”

美國公司們還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美國銅業發展的建議,包括引入稅收抵免政策、簡化新礦許可流程,以及對含銅量較高的半成品進口徵稅等。不少企業指出,當前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鼓勵對新冶煉產能的投資。

全美目前僅有三座銅冶煉廠,其中之一的海登工廠處於停產狀態。該廠的所有者Asarco LLC在提交中請求放寬排放檢測要求,以便能夠重啓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