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鐵穹”導彈防禦計劃更名爲“金穹”,爲何更名引發猜測

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鐵穹”導彈防禦計劃更名爲“金穹”。

特朗普政府提出要打造美國版“鐵穹”(資料圖)

據央視網此前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27日簽署行政令,開始爲美國建造下一代國土導彈防禦系統——“鐵穹”導彈防禦系統。

美國軍事網站“戰區”2月25日報道稱,美國國防部已經將特朗普此前提出的“鐵穹”導彈防禦計劃更名爲“金穹”,據稱,該計劃將列爲受到保護免受任何削減的國防項目之一。

目前尚不清楚是何原因導致該計劃的名稱被更改,白宮也還未迴應媒體的相關詢問。報道稱,這顯然是將該計劃與完全無關的以色列“鐵穹”系統區分開來的一種方式,選擇新名字可能是因爲金色是特朗普的最喜歡的顏色。

對於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美國版“鐵穹”計劃,俄羅斯已明確表示反對。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此前表示,美國計劃採取的行動旨在削弱俄羅斯實施核威懾的能力,將影響核武器控制談判的前景。

延伸閱讀

英媒:特朗普要建美國版“鐵穹”防空系統不切實際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月28日刊發題爲《美國能建造自己的“鐵穹”導彈防禦系統嗎?》的文章,作者是喬西·恩索爾。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希望建立一個類似於以色列“鐵穹”的導彈防禦系統來保衛美國。 長期以來,華盛頓一直擔心可能發生來自敵對國家的攻擊,擔心自己缺乏最先進的技術。

以色列耗巨資打造的“鐵穹”防禦系統由本國的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有限公司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開發,於2011年首次部署,已被證明在保護非軍事區域方面非常有效。它被認爲幫助攔截了數以百計來自黎巴嫩真主黨、加沙的哈馬斯、也門胡塞武裝甚至伊朗的導彈和無人機。

特朗普將其視爲榜樣,並簽署了建造美國版“鐵穹”系統的行政令。

然而專家們表示,對美國這個有着友好鄰邦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國家來說,打造以色列式的防禦系統沒有多大意義。

“鐵穹”系統的防禦目標是短程彈道導彈,而不是美國敵人所擁有的能夠打到美國領土的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威廉·哈通說:“對美國來說最有可能的威脅是遠程洲際彈道導彈,這種導彈將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在大氣層上空飛行,然後重新進入大氣層,打擊美國境內的目標。‘鐵穹’系統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爲零。”

自從1983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宣佈雄心勃勃的戰略防禦計劃以來,美國已經向軍事承包商支付了超過4150億美元,並僱用了最優秀的科學家以實現全方位空中防禦。如今,距離這一目標的實現還差得很遠。

特拉維夫國家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耶霍舒亞·卡利斯基質疑在美國全境部署類似“鐵穹”系統的可行性。

“鐵穹”防空反導武器系統由3個核心部分組成:探測/跟蹤雷達、作戰管理/武器控制(BMC)系統和導彈發射裝置(資料圖)

以色列是一個面積較小的國家,而美國則需要保衛其分佈在巨大範圍內的城市地區、軍事基地和關鍵基礎設施。部署保衛廣袤國土所需的大量“鐵穹”系統被認爲在經濟和後勤上都不切實際。

每個“鐵穹”系統可以防禦的面積約爲150平方英里(約合390平方公里)。安全專家稱,美國將需要部署超過24700個單價1億美元的“鐵穹”系統——總成本爲2.5萬億美元——才能保衛不包括夏威夷在內的美國本土。

除了明顯的財政障礙,以色列迄今爲止拒絕與美國分享“鐵穹”技術,儘管美國爲其研發貢獻了30多億美元。

“鐵穹”系統攔截導彈發射瞬間(資料圖)

實際上,要想對付射程較短的導彈,現有的彈道導彈攔截系統可以用“下一代攔截彈”(NGI)取代,該系統的成本爲200億美元,旨在保護美國所有50個州免受來自伊朗等國的彈道導彈襲擊和未來的潛在威脅,但不包括來自俄羅斯等國的導彈。

要攔截遠程高超音速導彈,美國可以在低地球軌道上部署跟蹤高超音速導彈和彈道導彈的空間傳感衛星,以提供全球範圍的傳感覆蓋。也可利用海軍的“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驅逐艦和陸基“宙斯盾”攔截系統發射“滑翔階段攔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