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談成貿易協議屈指可數 川普交易撮合招牌恐失色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旋即推動他重塑美國與全球貿易格局的長期願景,包括關稅威脅。不過,美國與他國迄今達成的貿易協議屈指可數,恐使川普善於交易撮合的招牌失色。

法新社報導,以善於交易撮合著稱的地產大亨川普(Donald Trump),推動帶有懲罰意味的激進關稅策略,他的政府預估這些措施可能「在90天內促成90項貿易協議」。

不過,美國迄今僅和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若加上與中國談成暫時降低衝突的框架協議,總共是3件。

對等關稅暫緩期於9日屆滿前後,包含歐洲聯盟(EU)及日本在內數十個經濟體,在未與美國達成協議下接獲關稅函,被通知輸美貨物適用的關稅稅率。

不過,在大限屆滿的前幾天,川普宣佈關稅暫緩期延後至8月1日。

這是他自4月初公佈關稅措施後第二度延長暫緩期限,使得代表「川普總是臨陣退縮」(Trump AlwaysChickens Out)的「TACO理論」,再次受到部分華爾街交易者熱烈歡迎。

該理論強調川普傾向在市場反應不佳時取消政策。

身爲川普貿易團隊一員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據說他在緩徵關稅一事上扮演要角。

但TACO標籤激怒川普,他8日堅稱暫緩期限一直是8月不變。他在內閣會議中表示:「我並未做出改變,也許這需要澄清一下。」

川普上週致函20多國領袖,包含日本、韓國及印尼,說明各國銷美商品需要課徵的關稅稅率。他寫說:「我們邀請各位參與美國非凡的經濟,這是目前爲止全球最大的市場。」

他也致函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及巴西,告知關稅稅率。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貿易政策研究員馬納克(Inu Manak)認爲,這些關稅函「似乎是川普對抗TACO標籤的一種方式」。

馬納克告訴法新社:「他(川普)想展現出他不只是延後暫緩期限,而是來真的。他可能對於未能達成一系列貿易協議感到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