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雙赤字的虛實
圖╱美聯社
貿易順差與超額儲蓄
美國雙赤字不是新鮮事,自1980年代以來就經常被提及,所謂雙赤字是指財政赤字與貿易赤字,像雙胞胎一樣,彼此是連動的,然而到底是誰連動誰?從長期資料研判,應該是財政赤字連動了貿易赤字,美國聯邦政府支出成長太快所致。
按理說,政府支出的成長,不必然會帶來貿易赤字,如果採購的東西在國內都買得到,就用不着進口,如此也就沒有貿易赤字的壓力了。不過,隨着自由貿易,自國外進口比較划算,於是政府支出就連動了進口。再則,就算政府向國內業者採購,業者生產所需原料、半成品多數仍得仰賴進口,這說明大量的政府採購,就會帶來大量的進口,一旦出口乏力,貿易赤字就是必然的結果。
貿易順差等於超額儲蓄
依據國民所得統計,我們先把政府、民間視爲一體,支出面的GDP=C+I+X-M,所得面的GDP=C+S,由此得出X-M=S-I,意思是貿易順差等於超額儲蓄,當順差愈大,超額儲蓄就愈大,反之,當逆差愈大,超額儲蓄的負值也愈大,兩者亦步亦趨。去年美國貿易赤字(逆差)1.3兆美元,超額儲蓄也是-1.3兆美元,可謂如響斯應。
不少人想不通,貿易順差和超額儲蓄有什麼關係,其實,道理很簡單,以臺灣爲例,晶片、電腦銷往國外獲取可觀的外匯,既帶動了出口,也提升了儲蓄,與此同時投資仍緩,投資所帶動的進口有限,綜合這些經濟活動,在貿易面就出現了龐大的順差,在所得面就創造了驚人的超額儲蓄,兩者互爲表裡。
前述分析把政府、民間視爲一體,爲觀察美國雙赤字,我們把政府的角色加入GDP,則支出面變成:GDP=C+I+G+X-M,所得面:GDP=C+T+S,由此可得出:X-M=(T-G)+(S-I),前者爲政府收支餘絀,後者爲民間部門的賸餘,這個等式說明財政赤字升高,必然會推升貿易赤字。
舉個例子,2019~2024年美國聯邦政府支出由5.5兆美元升至6.8兆美元,政府支出帶來龐大的財政赤字,這些赤字都得舉債融通,隨着財政赤字連年逾兆,貿易赤字也跟着連年逾兆,兩者桴鼓相應,實非偶然。
這樣說來,美國貿易赤字連年逾兆,系美國過度投資、儲蓄率太低、財政赤字失控所致,以此責怪他國不公平貿易,完全沒有正當性可言。
美雙赤字是問題 更是利器
多年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瑞斯考(Edward Prescott)曾說:「美國經常帳赤字(貿易赤字)不是問題,認爲有問題的人根本是無知,此外,我也看不出美國預算赤字有什麼問題,之所以有人大炒此一議題應是政治考量。」看看川普以貿易赤字爲由,發動了關稅戰爭,迎來了美債風暴,連動着美元貶值,紛亂而有序,美國雙赤字是問題,更是利器,儼然是一把鋒刃的匕首,正在分割世界貿易版圖,普瑞斯考也許是對的。
小檔案■美國聯邦政府赤字逐年擴大,1990年2,210億美元,2016年5,900億美元,2020年達3.1兆美元,2024年1.8兆美元。如今聯邦債務已逾36兆美元,債息支出於2023年達8,826億美元,2024年度達1.1兆美元。
小檔案■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美國商品貿易赤字,1990年1,233億美元,2000年4,773億美元,2016年7,991億美元,2020年9,819億美元,2024年1兆2,94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