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售臺灣首架全新F-16V戰鬥機下線 只能算四代半

多家臺灣媒體29日高調宣稱,從美國引進的首架全新F-16V戰鬥機於美國時間28日舉行出廠儀式,並吹噓“該戰鬥機可以配備各種先進導彈,戰力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但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軍事專家認爲,F-16V屬於典型的四代半戰鬥機,與解放軍殲-20、殲-35隱形戰鬥機存在代差,臺軍引進該戰鬥機,並不能改變兩岸軍力差距。

臺灣《聯合報》29日稱,臺灣於2019年以“鳳翔項目”的名義編列特別預算,採購66架全新的F-16V戰鬥機。原計劃於2023年交付,幾經推遲後,首架戰鬥機終於完成組裝及測試,於美國東部時間3月28日舉行出廠典禮。臺灣《自由時報》稱,當天亮相的這架F-16V爲雙座戰鬥機,機號6831,“它代表臺灣空軍即將擁有配備多型新式導彈的全新戰機,可大幅提升空軍戰力。”報道介紹稱,未來臺灣空軍將擁有兩種不同類型的F-16V,包括臺灣空軍原有的F-16A/B戰鬥機經過性能提升後的F-16V(Block 20),以及這次全新制造的F-16V(Block 70)。其中F-16V(Block 20)只是更換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等航電設備,具備掛載新一代美製機載武器的能力,但服役多年造成的機體結構強度下降,以及沒有更換髮動機帶來的機動性能縮水、供電能力不足問題沒有解決,性能相當於F-16 Block 52/62的水平,與全新的F-16V Block 70存在較大差異。

臺媒吹噓稱,這次亮相的全新F-16V戰鬥機機背有保形油箱,作戰半徑得以較大提升,同時使用GE公司的F-110發動機,最大推力約2.9萬磅,相比臺軍現役F-16V發動機的2.3萬磅也有明顯提升,因此空中機動和武器外掛能力更出色。同時,全新F-16V可搭載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機載任務計算機、航電系統與座艙接口也一併更新,對空探測範圍也有大幅提升。在機載武器方面,除原有的對空、對地武器外,還可掛載AGM-88反輻射導彈、AGM-84H“魚叉”空射導彈、AGM-154遠程對地導彈等美製遠程武器。不過“臺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復興表示,第一架出廠的F-16V機背有明顯的航電艙,但美軍還沒有完成配套的電子戰系統的研製與測試,因此美國交付的前幾批F-16V可能還沒有配備內置電子戰自衛系統,需要繼續掛載臺灣空軍現有的電子戰吊艙。

從性能上看,F-16V只能算是四代半戰鬥機,但臺灣一直吹噓其能夠對抗解放軍殲-20。2019年時任臺灣“防長”嚴德發吹噓說,“F-16V對應殲-20沒問題”。但軍事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F-16V等非隱形戰鬥機與隱形戰鬥機之間存在巨大的技術代差,臺軍的說法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