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 阻日承認巴勒斯坦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左)參觀耶路撒冷舊城的西牆。(路透)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當地時間14日下午抵達以色列,展開一系列高層會談,試圖化解以色列日前對卡達發動空襲而引發的外交裂痕。盧比歐此行除傳達美國的支持與憂慮,另有報導稱,日本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已成爲美國與歐洲新一輪角力焦點。華府強烈要求東京勿表態支持,法國、英國則持續敦促日本加入承認行列。
盧比歐啓程前明言,總統川普對以色列在杜哈發動襲擊「感到不滿」,但美以關係的本質不會因此改變。最新說法稱,空襲導致哈瑪斯高階幕僚與卡達國防官員在內多人喪生,外界普遍認爲此舉削弱美國在區域斡旋的作用。尼坦雅胡政府則試圖淡化分歧。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表示,事發後美方的反應合理,但雙方仍保持密切協調,並指責卡達利用事件操作國際觀感。
盧比歐抵達當天隨即會晤總理尼坦雅胡。據瞭解,他向以色列傳達全面支持,以及華府對攻擊行動的不滿。他受訪時指出:「現在我們需要向前看,弄清楚未來怎麼做」。盧比歐隨後前往宗教聖地耶路撒冷西牆與大衛城遺址。由於位處爭議地帶,行前已有衆多媒體質疑該行程的合理性。
以色列軍方近日加強控制迦薩市,要求居民撤離,並持續轟炸高層建築。以軍在盧比歐抵達前夕也持續空襲當地,民防部門宣稱,僅13日就有32人死於以軍砲火。
盧比歐此行被視爲川普校正中東戰略的關鍵一步。他預計在結束以色列行程後,隨同川普訪問英國。英方則計劃接收首批來自迦薩的傷病兒童。
同時,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也成爲美國對外的另一項矛盾。多名知情人士向日本共同社透露,美國透過多個外交管道要求日本不可承認巴勒斯坦國,否則整體局勢將因此惡化,甚至嚴重衝擊日美關係。石破政府正就此進行磋商,預定22日紐約聯合國會議前做出決策。
法國與英國早在7月便因人道危機加劇而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並持續敦促日本跟進。據悉,法國外長11日與日本外相通話時,強烈要求日方支持;英國則在水面下釋出期待。日本國內也傳來壓力,包括跨黨派「人道外交議員聯盟」向外務省遞交206名議員連署的承認請願書,執政聯盟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更公開呼籲政府應該承認巴勒斯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