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缺席G20外長會 王毅提3建議:大國應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昨21日在約翰尼斯堡繼續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王毅結合峰會「團結、平等、可持續」主題,就G20下個階段合作目標提出三點中方建議。首先就強調,「堅持求同存異,不搞分裂對立,反對集團對抗」,並且指出大國應該發揮表率作用,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從12日起接連訪問英國、愛爾蘭並出席第61屆的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主持聯合國安理會高級別會議、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參訪行程遍及歐洲、北美和非洲三大洲。此次G20外長會是南非自2024年12月1日接任G20輪值主席國後,首次舉辦高級別會議。
▲王毅於G20外長期間,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 。(圖/翻攝 大陸外交部官網)
不只中國大陸外長出席,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也參加本屆G20外長會議,兩人在南非進行會見。相較中俄兩國高調宣佈重視G20外長會議,以及歐洲各國外長對於「烏克蘭問題」進行討論,但美國新國務卿盧比奧( Marco Rubio)的缺席,成爲外界關注的焦點。王毅也就峰會主題「團結、平等、可持續」,以G20下個階段合作目標提出中方三點建議。
王毅首先提出,要以團結築牢二十國集團合作之基。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不搞分裂對立,反對集團對抗。大國應發揮表率作用,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提升全球南方代表性和話語權。合力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普惠包容的方向發展。
王毅進一步說,要以「平等」賦能二十國集團前行之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視彼此夥伴而非對手,視彼此的發展爲機遇而非挑戰。中方支持南非設立「人工智能」任務組,支持舉辦非洲人工智能全球峰會,歡迎各方來華出席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歡迎更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
王毅強調,要以「可持續發展」開闢二十國集團新前景。繼續將發展議題置於二十國集團議程優先位置,把多邊主義精神轉化爲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行動。中方支持減災、債務可持續性、公正能源轉型、關鍵礦產等優先領域合作,探討降低發展中國家融資成本,按照「共同行動、公平負擔」原則,幫助發展中國家減輕債務負擔。
▲王毅會見南非外長拉莫拉 。(圖/翻攝 大陸外交部官網)
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2月20日至21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應G20主席國南非外長拉莫拉邀請,王毅出席此次G20外長會。這是王毅自今年1月訪問非洲4國後,再次踏上非洲大陸。
陸媒《中青報》報導指出,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楊寶榮表示,「G20是在當前全球面臨發展和變革的背景下,一個凝聚各方共識、推動合作與地區熱點問題解決的重要合作機制和平臺。王毅此次赴南非出席G20外長會體現了中國對多邊合作的重視,具有深遠意義。」
上海師範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張忠祥教授則分析表示,「王毅時隔1個月再度訪非,參加G20外長會,表明了中國對多邊主義的倡導,旨在加強中非之間的合作,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另外,王毅赴南非參加G20外長會之前。據南非《每日獨行者》報導,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已於今年1月致函臺灣方面「駐南非代表處」,要求今年3月底前遷出首都,遭到我臺灣外交部拒絕,並譴責此舉是「單方面違反協議內容」。
對此,楊寶榮分析說,南非此舉有利於中國和南非之間友好關係進一步深化。張忠祥也表示,南非此舉說明一箇中國原則已深入人心,也契合中國和南非新時代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