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報導國軍人力不足 張競:「軍人待遇遭砍的苦果」
漢光演習的國軍部隊,與一旁歡迎的民衆。不過這種構圖只出現在臺灣局勢緊張的時候,而且軍人的待遇並沒有顯著提升。(圖/AP)
美國福斯新聞 (Fox News)在3月1日於網站上,發表一則與臺灣軍事安全有關的專題報導,題名《臺灣軍隊面對中國大陸入侵威脅人力員額大量萎縮:這一獨立自主的民主政體,軍隊僅有所需員額的80%,這篇報導訪問了海軍退役軍官、現職中華戰略研究學會研究員的張競博士,他表示國軍人力不足是長期以來都存在的問題,原因很多,其中軍人長期不受尊重、政府說話不算話,以改革爲理由刪減軍人退役待遇,讓軍人家庭寒了心,這都是原因。
張競在接訪問時提到:「針對招募外籍士兵補充員額,其實早就私下討論過接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但是從來就沒有人膽敢把這個議題,透過政府研討會或是委員會,將其擺上檯面,推展到接近實際進行討論階段。」
張競表示,多數臺灣年輕人不願爲國家流血犠牲,而傳統的軍人家庭又因所謂的年金改革、長年的貶損與岐視,同樣不希望子弟再去從軍。(圖/張競提供)
張競直言不諱:「我必須坦白指出我認爲—絕大多數臺灣民衆不願爲在戰爭中獲取勝利而犧牲生命,而召募外籍人士從軍,原則上就是去僱傭兵;但如此做就會戳穿我們公民本身,就算只是爲維護當前實質獨立,而願意奮戰人數是多麼稀少。」
對於中國大陸試圖入侵或封鎖時,美國是否應當介入干預?確實是論戰不休。張競表示:「我當然能夠理解爲何美國要維持戰略模糊政策,以及考量之因果理則關係,但我確實擔心有太多臺灣鄉親(特別是年輕世代),都完全將命運押寶在美國必然會前來救援。」
2017年的退役軍人抗議年改不公平遊行,雖然政府提出各種財政理由,但是政府背信失約,對不起軍人是不爭的事實。(圖/本報資料照)
張競過去是海軍軍官,現在也居住在高雄海軍基地附近,被問到政府目前積極透過軍人招募以補充不足員額的看法時,張競對此並不樂觀。在2018年,政府大砍退休榮民俸給待遇高達15%至20%,造成「國軍招募人員傳統支柱,具有從軍傳統之軍人世家離心離德」。
張競回憶:「2018年時,政府聲稱『假若不如此刪減,整個退休俸基金將會破產』;當時多數的臺灣社會羣衆都認同這一說法,同意刪減其所認爲不合理軍職高額退休俸給政策。雖不論這些理由是否成立,可以確定的事情是:對於那些遭到刪減俸給的退役軍人來說,這根本就是背信忘義。」
張競指出:「對於1990年代出生在臺灣年輕人來說,雖然對其本身籍貫是中國那個省並不在意,省籍情結相對淡薄,但卻會認真聽從其父祖輩勸說『可別再去從軍,這個國家政治人物不守承諾翻臉無情,絕對不會真心照顧你,看看咱們下場可不就是如此』。這樣的聲音,大幅影響了軍人家庭後輩的職業選擇。」
福斯新聞還訪問了長期居住臺灣的美國退役軍人克利福德(Christopher Clifford),他在臺灣是個YouTuber,以「Uncle Topher 美國叔叔」而聞名。 他曾經服役於美國第101空降師,並且在2003 年參與伊拉克戰爭。
居住臺灣的Youtuber「Uncle Topher 美國叔叔」是一名退役美軍。他認爲解決臺灣的缺兵問題,可能真的要考慮外籍軍團,可以換取臺灣的居留權做爲誘因。(圖/Uncle Topher 美國叔叔)
他受訪時表示,他不認爲臺海關係那麼緊張,因爲中國大陸面臨一胎化後的問題,大量的適齡男性是家中獨生子,肩負着延續家族血脈的傳統責任。「美國叔叔」說,這些家庭絕會接受家中的男孩被送上戰場。他表示,軍隊招募不足的問題,海峽兩岸都有,中國大陸在內的大多數現代軍隊,都面臨徵兵和留用困難。
至於臺灣該怎做,他認爲:「臺灣的軍事制度已進行一些急需的改變,招募外籍部隊也是方案之一。」
根據政府統計,臺灣居住着 80 多萬名外籍移工(主要來自印尼、越南、泰國和菲律賓),可能成爲補充軍隊的解決方案。
「美國叔叔」認爲,雖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還是有辦法實現的,或許可以換取相當於美國綠卡的東西。他說:「他們(外籍人士)可以先組建一支由機械師、工程師、廚師等組成的外國軍團。在和平時期,他們將協助建設項目和救災。在戰爭時期,他們可以負責建立其他防禦工事,他們不需要步槍,也就比較沒有爭議。」
報導最後說,美國是臺灣最強大的盟友,也是臺灣最大的武器供應國。賴總統表示,他希望說服國會大幅增加國防開支。據卡託研究所稱,臺灣正在等待美國購買價值近 220 億美元的武器。然而,缺乏足夠經過訓練的人員,可能是比武器還未送到更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