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合併2大司令部 擺脫官僚重疊 加速戰力轉型
2025年4月30日,陸軍遠征戰士實驗(AEWE)使用尖端的小型無人空中系統(SUAS)技術進行排級和連級訓練。(DVIDS)
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上將(Gen. Randy George)在美國衆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週三(7日)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陸軍將把「未來司令部」(Army Futures Command, AFC)與「訓練與準則司令部」(Training and Doctrine Command, TRADOC)整併爲一個新的單位,命名爲「陸軍轉型與訓練司令部」(Army’s Transformation and Training Command)。
美國陸軍宣佈大幅改革指揮架構與部隊編制後一週公佈上述變更,目的是爲了因應當前威脅、重塑戰力結構,並且淘汰無法因應未來挑戰的武器與計劃。喬治表示,新司令部總部將設於德州奧斯汀,也就是現今未來司令部的所在地。
AFC是在川普第一任時期,由時任參謀長密利(Mark Milley)上將主導成立的四星司令部,目的是擺脫過往現代化努力中受官僚體系與部門壁壘限制的窘境。
密利爲此爭取資源,將數十億美元投向現代化專案,優先推動「遠程精準火力」計劃,並選擇在科技創新人才匯聚的奧斯汀設立總部。
成AFC的主要任務,是改善陸軍長期被忽視的「需求發展流程」。在更早之前,該流程隸屬於 TRADOC,與訓練、招募和軍官教育等任務爭奪資源,當時成立AF有助於讓陸軍能更迅速聚焦於武器發展與戰力建構。
如今兩大司令部合併後,某種程度上再次將「需求發展」納回TRADOC架構內。不過喬治強調,這次是「TRADOC併入AFC內」,他表示:「我們需要一個能統籌設計、建置、準則與訓練的總部。我們也明白,必須更新個人訓練方式,以因應戰術層面的轉變。」
雖然AFC最初是爲了解決採購流程的斷層問題,加快研發成果落地,但隨着時間推進,其職責也逐漸從投資決策與短期專案,轉變爲更偏向未來科技走向與發展的建議角色。AFC過去的成果包括飛彈防禦系統、新型飛機及遠程精準打擊武器,用簡單的一頁文件,取代過往冗長的需求說明,直接點出部隊需要的能力,讓業界得以對症開發。
不過,陸軍高層現在認爲兩個司令部分立導致官僚重疊,整並能讓資源運用更有效率,還可以釋出更多人力到有需要的部隊去。
陸軍部長德里斯科(Daniel Driscoll)也在聽證會中指出,陸軍目前有3萬5千人從事武器採購工作:「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最適規模,但3萬5千人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