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部長坦言:昂貴武器淪爲靶子 無人機顛覆軍備邏輯

2024年7月21日,擊毀於紅軍村方向的M1A1SA,砲塔上方貼了不少Kontakt-1爆炸反應專甲。(俄羅斯國防部)

美國陸軍部長的德里斯科(Daniel Driscoll)8日示警,俄烏戰爭中廉價無人機成功摧毀高價武器的趨勢揭示,美國無法再無限制地生產、採購且容易被擊毀的昂貴軍備,

德里斯科在《War on the Rocks》播客(Podcast)節目中指出:「我們不斷打造和採購這些精密昂貴的裝備,結果卻可能被一架廉價無人機摧毀。若俄羅斯真如報導所言,過去一年生產了100萬架無人機,那我們就必須重新思考現有的軍備採購模式。」

他強調,即便美國是歷史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也無法一直承受動輒數百萬美元的裝備被800美元無人機摧毀的代價。

在迴應美軍是否將放棄「機器人戰鬥車輛」(Robotic Combat Vehicle)專案時,德里斯科坦言,雖然 該構想有價值,但從成本效益角度來看並不合理。

俄烏戰爭顯示,配備炸藥的廉價無人機已對包括坦克、防空系統與艦艇等昂貴裝備造成重大損失。這使美軍高度關注無人機的威脅,尤其是在可能與俄羅斯於歐洲或與中國於太平洋爆發大規模衝突的背景下。

俄羅斯去年聲稱生產了150萬架無人機。一名烏克蘭坦克指揮官表示,美製M1艾布蘭主力戰車雖單價高達1,000萬美元(約新臺幣3億元),卻極易成爲俄軍無人機攻擊目標。爲因應威脅,烏克蘭已爲美歐制裝甲車輛加裝附加裝甲,但仍難以完全防禦。

此外,無人機對海軍資產同樣構成嚴重威脅。烏克蘭利用裝載炸藥的海軍無人艇重創俄羅斯黑海艦隊,持續升級至今還已可發射飛彈。烏方甚至聲稱,日前一架海上無人艇成功擊落俄羅斯架價值5,000萬美元的Su-30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