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業數據差 新臺幣反彈逾1角終止連七黑

臺北金融市場股匯脫鉤,新臺幣早盤一度狂升逾2角、最高見29.812元,但後續升幅收斂,並在29.9元上下震盪,終場以29.918元、強升1.07角作收,總成交量14.675億美元。

匯銀人士指出,由於上週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不佳,且修改5、6月數據表現,市場提升對於9月降息的押注,美債殖利率與美元雙雙走跌,尤其美元跌幅很深,非美貨幣全面反彈,整體亞幣強升,新臺幣跟漲很合理。

根據央行統計,4日以日圓大漲1.8%漲幅最可觀,其次是韓元強升1.39%、星幣反彈0.75%、人民幣升0.47%、新臺幣升幅0.36%仍是最穩定亞幣。

匯銀人士分析,新臺幣升幅相對和緩,全日交易區間在29.85~29.9元之間,且在開盤就已反應完畢,主要是美系外資大舉匯入,加上部分出口商件新臺幣升值,此時少量進場拋匯,合力推升新臺幣站上29.8元,但午後匯市幾乎沒波動,市場迴歸平靜,整體賣壓不算沈重。

新臺幣單日升幅緩和。匯銀人士認爲,主要是關稅談判還未結束,現在只是暫時性關稅,其他重點細節包括是否擴大對美投資、未來市場如何開放等,股匯後續還有極大不確定性,可預期新臺幣仍是相對震盪。

匯銀人士說,匯市尚未迴歸基本面,仍受消息面因素干擾,未來新臺幣走勢反映國際盤,先看美元表現,亞幣走勢帶動新臺幣升貶,而臺股近期整理,外資最近開始逢低匯入,也可能帶動新臺幣升值;而整體匯價波動持穩下,央行也不用過度干預。

匯銀人士指出,以一個月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折價幅度來看,目前小幅擴大到150點附近,顯示市場開始小幅看升新臺幣,主要是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差,9月降席機率變高,但後續數據若有變化,整體市場預期又會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