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救不救臺灣「取決2因素」!前美司令兵推揭情勢 深厚背景曝光
「臺海防衛兵推」11日結束,日本前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上將(左)、美國前太平洋總司令布萊爾上將(Admiral Dennis Blair)(右)分別扮演日美軍角色參與兵推過程。(資料照/黃世麒攝)
爲期兩天的「臺海防衛兵推」於6月11日舉行,由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及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主辦,邀集多位國內外軍事戰略專家及退役將領,共同模擬臺海衝突情境。其中,美國前太平洋司令布萊爾上將(Dennis Cutler Blair)於記者會上明確指出,美軍是否介入臺海戰爭,將取決於兩大因素。
此次兵推模擬情境中,中共宣稱臺灣及釣魚臺爲其領土,並實施司法攔檢及封鎖。面對中共封鎖,兵推中「美國組」決定美軍從菲律賓沿海出發,進行每日高達55航次的護航行動,展現介入意願。對此,布萊爾指出,美國是否出兵協防颱灣,首先取決於衝突的起因。他強調,美國長期政策立場清楚:不支持臺灣片面改變現狀,包括宣佈獨立或採取挑釁行動,否則一旦中國迴應,美國出手的可能性會降低。
「若是臺灣挑釁在先,美方恐難出兵;但若中共無端發動侵略,美軍干預的機會則大大提高。」布萊爾表示。
他進一步指出第二個因素是「臺灣自身的防衛意志與能力」。他認爲,美國是否介入戰事,很大程度取決於臺灣人民是否願意保衛家園,展現強烈的自衛決心。
布萊爾軍事背景深厚,1947年生於軍人世家,1968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1999年出任美軍太平洋司令,2002年退役後,於2009年出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爲美國情報系統最高領導人之一。
早在2018年,布萊爾就曾撰文指出,中共透過對臺繞島巡航、派遣航空母艦和轟炸機,試圖恫嚇臺灣。他當時呼籲,臺灣應視此爲提升戰備的契機,甚至可利用解放軍航母行動進行模擬攻擊演練,以展現遼寧號在實戰中的脆弱性。
此次與布萊爾一同來臺參與兵推的,還包括前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前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巖崎茂,以及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臺方則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退役上將胡鎮埔、中將王紹華等人共同參與並召開國際記者會。
本次兵推不僅模擬衝突情境,更透過跨國軍事對話,檢視臺灣在區域安全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應對能力,亦展現臺美日之間在安全事務上的高度互動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