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豁免電子產品“對等關稅”, A股果鏈公司集體走強

美東時間4月11日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宣佈,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豁免的產品適用於4月5日以後進入美國的電子產品,已經支付的“對等關稅”可以尋求退款。

值得關注的是,該條款中沒有提及針對中國的內容,意味着來自中國的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產品不會被徵收145%的關稅。而此前,特朗普在9日對其他貿易伙伴實施90天的關稅暫緩,保留10%的基礎關稅,卻將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率提高至125%。

據瞭解,美國科技公司對中國的供應鏈企業存在較大的依賴性且無法替代。以蘋果公司爲例,其在美國發售的手機,70%以上的生產地都在中國,尤其是Pro版機型,僅小部分基礎版機型來自印度。有報道稱,印度工廠良品率比中國低5%-8%,供應鏈配套率不足30%,產能也相對較低。高額關稅生效後,蘋果公司及其果鏈企業的生產成本將大幅攀升;若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蘋果手機價格預計會上漲30%至40%。

同時,通信設備、半導體器件等也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商品,但其自身在該領域的生產能力較弱,短期內無法新建工廠進行製造,並且在全球範圍內也難以尋覓到可替代的供應來源。如果加徵關稅,只能是美國消費者和採購商承擔。

從國內產業鏈來看,關稅豁免後,立訊精密、藍思科技等供應鏈企業將直接受益。同時,國產芯片企業的出口也會有所緩解。

受消息提振影響,14日消費電子概念盤初大漲,蘋果概念股大幅高開,其中,朝陽科技漲停,傑美特漲超10%,歌爾股份、藍思科技、工業富聯等齊漲。

然而,儘管關稅豁免帶來了重大利好,但市場不確定性依然較大。當地時間4月13日,美國商務部長在一檔節目中稱,特朗普政府免除智能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全面“互惠”關稅的做法只是一項臨時措施,這些產品可能會被納入即將對半導體徵收的關稅範圍中。當日,特朗普也表示,下週將宣佈半導體關稅稅率,並將在不久的將來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