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民警衛隊介入華盛頓治安引發爭議
近日,美國白宮宣佈向首都華盛頓特區派遣800名國民警衛隊士兵,以解決首都地區的暴力犯罪和無家可歸者問題。據美國媒體報道,8月13日晚,國民警衛隊已正式在華盛頓特區執行任務。8月16日,美國西弗吉尼亞州、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均表示,將向華盛頓特區派遣國民警衛隊士兵。美國聯邦政府直接介入地方城市治理的舉動,引發華盛頓特區政府、民衆及輿論的廣泛反對。有美國媒體表示,這凸顯美國聯邦與地方權力博弈的加劇,也暴露出美國社會治理的深層矛盾。
8月初,美國社保局僱員科里斯汀在華盛頓特區一起劫車事件中遭到約10名街頭人員襲擊,事後警察僅抓住兩名15歲的嫌犯。美國白宮隨後指責華盛頓特區政府喪失對公共秩序的控制,稱首都暴力犯罪率高於世界部分危險地區是“國家恥辱”,宣佈部署首批800名國民警衛隊士兵,並要求聯邦政府接管首都警察局。美國媒體分析,白宮介入華盛頓特區等城市治理的計劃由來已久,此次宣佈在華盛頓特區部署國民警衛隊是精心選擇的結果。
美國《華盛頓郵報》認爲,近年來共和黨多次批評華盛頓特區治安與無家可歸者問題,指責地方治理不力,主張聯邦政府全面介入。從法律層面看,美國各州國民警衛隊通常由州長掌控,但華盛頓特區國民警衛隊直屬於總統;同時,國會1973年通過的《哥倫比亞特區自治法》規定,總統僅在“緊急特殊情況”下可接管特區警察系統48小時,並最多延長至30天,而美國白宮此次援引該法來接管華盛頓特區警務尚屬首次。
美國白宮的這一舉措遭到華盛頓特區市長繆麗爾·鮑澤等民主黨人士的強烈反對。鮑澤直言,聯邦政府接管特區警察局“令人不安且前所未有”,是對地方自治權的“粗暴干涉”。一些民主黨人指出,2024年,華盛頓特區暴力犯罪率已降至30年來最低點,治安狀況持續改善,白宮所謂“治安失控”的說法是誇大事實,聯邦介入也無助於解決犯罪根源問題。
美國聯邦政府與華盛頓特區政府圍繞執法權的博弈迅速升級。美國司法部長帕姆·邦迪任命毒品管制局局長特里·科爾爲華盛頓特區“緊急警察局長”,並試圖取消華盛頓特區“庇護城市”地位;華盛頓特區總檢察長布萊恩·施瓦爾稱邦迪的指令非法,就聯邦接管警務一事提起訴訟,控告聯邦政府“惡意奪權”。儘管美國司法部在開庭後同意由特區警察局長繼續掌管警隊,但明確要求聯邦執法人員參與執法,形成“雙重管控”局面。
據《華盛頓郵報》統計,華盛頓特區日常已有聯邦及地方警員6300餘名,加上新增的約500名聯邦警員和800名國民警衛隊士兵,當地執法人員總數已超7600名。按華盛頓特區約70萬人口計算,警察密度創下新高。佐治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卡斯·馬德認爲:“白宮將城市與暴力綁定,本質上是把少數族裔聚集區與‘犯罪危險’關聯,刻意強化‘民主黨管理城市失控’的印象。”
美國媒體認爲,城市貧富分化、暴力犯罪等問題是美國社會痼疾,需系統性治理。此次聯邦政府高調介入華盛頓特區治理,輿論擔憂聯邦政府可能將該模式複製到其他民主黨執政的州,進一步加劇美國社會的分裂與對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0日 15 版)
本報記者 張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