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超音速技術突破 「非低溫液態火箭引擎」完成熱火測試
大熊座公司研發的非低溫液態火箭引擎,完成熱火測試。(圖/Ursa Major)
今年1月,美國總統川普指示五角大廈探索「美國鐵穹」(Iron Dome of America)的潛力,以應對下一代空中威脅。對此,「大熊座公司」(Ursa Major)認爲,他們正研發的非低溫液態火箭引擎,將是美國鐵穹的技術關鍵。
有趣的工程(Interesting Engineering)報導,大熊座公司在2023年就贏得美國空軍高超音速航太技畫的引擎合約,正在研發被稱爲「德雷珀」(Draper)的液體火箭引擎,它採用非低溫煤油混過氧化氫燃料,使其兼具固體燃料引擎的易於部署的優點點,同時又兼具液體火箭引擎可調控的性能。
大熊座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勞倫蒂(Joe Laurienti)表示:「德雷珀將成爲美國反高超音速武器的基礎。」
據瞭解,該新創公司已在科羅拉多州伯特胡德(Berthoud)的工廠,完成了德雷珀引擎的熱火測試,證明引擎的結構與材料能夠承受高溫。下一步將進入飛行測試,瞭解引擎的具體性能。
火箭引擎可以應用在飛彈、太空火箭,甚至也可能應用在載人太空船上,是一切高音速航太載具的關鍵。
今年 1 月,川普總統發佈行政命令,呼籲國防部建造「美國的鐵穹防禦系統」。這個名字顯然參考了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
有所不同的是,美國鐵穹系統將成爲「美國抵禦彈道飛彈、高超音速飛彈、先進巡弋飛彈,和其他下一代空襲威脅的護盾」。本質上,該系統期望在敵方威脅的助推階段就立即摧毀。
如果要將川普的「美國鐵穹」計劃變成現實,公部門與私部門必須共同合作,提升技術水準。現有的飛彈防禦系統,通常採用固體火箭引擎,因爲它們的燃料更容易儲存,從而可以更快地部署。然而,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也有缺點,它性能無法與液體火箭引擎相比。
大熊座開發的德雷珀引擎,在本質上是液態火箭引擎,但是它的燃料在室溫下保持液態,這意味着它比典型的液態氧引擎更容易保存燃料,不再需要複雜的冷卻系統;一言以蔽之:「它既具有固體燃料火箭的可儲存特性,又具有液體燃料火箭的高性能和可操作性。」
公司聲稱,德雷珀的目標推力上看4,000 磅(1800公斤),兼具太空和大氣環境的性能,非常適合美國鐵穹防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