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部前官員:美防長近期表態「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很罕見

美國防部前官員施燦德:美防長近期表態「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很罕見。(藍孝威攝)

中美兩國防長9日晚間進行視訊通話,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向中方明確表示,美國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也無意尋求中國政權變更或扼殺中國。赴北京出席香山論壇的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現爲戰爭部)幫辦、美國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施燦德(Chad Sbragia)17日表示,赫格塞斯在通話中所用的表述是非常少見的,這標誌着美國的政策出現了「重大轉變」,表明白宮正在尋找與中國和平共處的方法。

施燦德曾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內擔任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幫辦(副助理部長)。他表示:「他們提到了美國並不想跟中國衝突,也不想實現中國的政權更迭,這是美國國防部長很少公開說的話。」

施燦德認爲,目前中國和美國達成了一種共識,即雙方都應該避免危機的發生,雙方都願意同對方接觸,這需要有新的模式和新的機制。但另一方面,雙方都決心保護各自利益,雙方各自都擁有優勢,不願意單邊做任何調整,未來需要關注雙方是否願意採取切實的步驟。

他指出,從赫格塞斯的不尋常表態來看,川普政府「似乎已經意識到要如何與中國和平共處」,雙方之間存在「成千上萬的問題」,但和平共處和穩定關係的發展應該成爲戰略層面的重點。

此外,談及美國兩黨代表團計劃9月下旬訪華,施燦德評論,「這確實是不同尋常,大家可能沒有預計到,美國衆議院會願意來華訪問,這反映出兩國關係的變化。」他表示,尚不清楚美國代表團的具體議程,他希望這次訪問聚焦於兩國如何推動未來的合作,而不是僅僅把美國的抱怨說出來。而這將是自2019年以來,美衆議院議員首次開展此類官方訪華活動。

同場與施燦德對談的,是大陸資深國關學者、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對於美國防長的「罕見表態」,吳心伯表示,「最重要的不是美國說了什麼,而是美國做了什麼。」他指出,美國的目的仍然是與中國競爭或者遏制中國,唯一的區別只在用了不同的政策工具。

吳心伯指出,川普政府仍然把重點放在亞太地區,試圖調集這個地區的盟友與美國一起「震懾中國」。因此他認爲,施燦德對於美國國防部表態的看法,「不是那麼讓人信服」。

吳心伯說,在川普2.0時代,美國玩的是老遊戲,企圖用關稅對中國施壓,而中國玩的是新遊戲,首度打出「稀土牌」對美國作出有效的反制,影響美國的供應鏈,「現在美國認識到,中國不是一個容易屈服的對手。所以,從鬥爭的階段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邊鬥爭邊對話,從脅迫階段進入到彼此妥協的階段。」

吳心伯提醒,「美國做了太多年的世界老大,有些時候不願意遵守平等的規則,這可能是美國第一次意識到應該要堅守平等原則,主權和平等是最重要的,所有任何國與國關係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美國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把主權和平等放在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