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院打破“蘋果稅”壟斷規則 全球其他市場何時迎來“減負”曙光?

當地時間4月30日,遊戲《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 Games和蘋果之間圍繞“蘋果稅”的訴訟案結果終於出爐:美國地方法官伊馮娜·岡薩雷斯·羅傑斯(Yvonne Gonzalez Rogers)裁定,即日起,蘋果不能對應用外購買收取費用,也不能限制開發人員引導用戶在應用外購買。

上述裁決將禁止蘋果幾方面的行爲:對消費者在App(應用程序)之外的購買行爲徵收任何佣金或費用;限制開發者對App外購買鏈接的設置,以及鏈接的樣式、格式;阻止或限制App使用外購的按鈕。除了向用戶發送一條中性消息,告知他們即將前往第三方網站之外,不能干擾消費者離開App的選擇。也就是說,在應用程序內購買可以不通過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的渠道,並且蘋果不能從中抽成(即“蘋果稅”)。

所謂“蘋果稅”,是指蘋果對App Store上所有應用的數字內容消費抽取15%~30%的佣金。每當蘋果用戶通過蘋果手機應用商店付費下載App或在App內部購買數字商品/服務時,蘋果公司會扣留交易金額的一部分作爲“過路費”,再將剩下的轉給相應的App開發者。

上述裁決標誌着蘋果對應用內購渠道的控制權被打破,開發者和用戶可選擇繞過蘋果支付系統,降低交易成本。

蘋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強烈反對該裁決。我們將遵守法院的命令並提起上訴。”

此外,該裁定僅對美國iOS開發者生效。目前我國iOS開發者必須遵守蘋果《App審覈指南》的相關規定,“不得在App內鼓勵用戶使用App內購買項目以外的購買方式”,否則可能面臨App下架等情況。

在美國法院打破“蘋果稅”壟斷規則後,不少全球其他市場的消費者也期待着蘋果稅能迎來“減負”曙光。

在中國市場,蘋果稅已備受爭議。

“粉絲給喜歡的主播每刷100元禮物,蘋果就要拿走30元”“同一款在線視頻App的會員價,在蘋果應用商店購買比安卓渠道貴”……

與此同時,對衆多應用程序開發者而言,“蘋果稅”無疑會加重運營成本,讓一些小型開發者團隊或個人開發者倍感壓力。

從App開發者到普通消費者,國內對“蘋果稅”的質疑聲逐漸高漲。並且,從費率來看,目前,中國仍然是全球範圍內蘋果對App內交易抽成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蘋果向中國市場標準企業、中小開發者徵收的“蘋果稅”費率分別爲30%、15%。

去年1月,App Store美國地區的政策進行了調整,蘋果抽成比例從之前的30%(小型企業15%)降至27%(小型企業12%);去年3月,蘋果在歐盟地區實行新的“蘋果稅”政策,抽傭從30%(標準企業)和15%(小型企業)分別下調至17%和10%,但國內的蘋果稅至今未進行調整。

“蘋果稅”在全球範圍內也引發大量開發者和用戶的不滿。近年來,除了歐盟,日本、韓國、土耳其等也紛紛發起針對“蘋果稅”的立法挑戰。今年4月,歐盟委員會宣佈對美國蘋果公司處以5億歐元罰款,原因在於,蘋果公司在其應用商店中限制應用開發者引導用戶使用第三方渠道,剝奪了用戶獲取替代優惠服務的權利。歐盟委員會要求,蘋果公司立即解除相關限制,並不得再採取類似的做法,若該公司未能在60天內落實整改,可能會面臨進一步的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歐盟《數字市場法》生效以來開出的首張罰單,也是歐盟一年多時間以來再次重罰蘋果。2024年3月,歐盟對蘋果開出了超過18億歐元的反壟斷罰單。

事實上,“蘋果稅”已經成爲蘋果總營收中的重要貢獻者。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包含在蘋果的軟件服務板塊中,而該板塊營收正保持高速增長。

據蘋果發佈的2025財年第一財季(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該財季蘋果營收達1243億美元,其中軟件服務板塊營收達到263.4億美元,同比增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