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斷供”烏克蘭軍援 真能“換來”和平嗎?
俄烏激戰正酣,美國卻給了烏克蘭一記“釜底抽薪”。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政府宣佈暫停對烏部分軍事援助,理由竟是“地主家也沒餘糧了”。毫無準備的烏克蘭徹底慌了神,7月2日緊急約見美國駐烏使館外交官,懇請美方繼續提供軍援。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張弘分析,當前俄烏和談陷入僵局,原定於6月底的第三次談判未能如期舉行,這讓各方對和談走向及俄烏衝突的未來愈發關注。特朗普眼下對俄烏雙方都憋着一股火,覺得兩邊都沒把他放在眼裡,所以才選在這個時候“斷供”,想逼着烏克蘭在談判中大幅讓步。在他看來,烏克蘭手裡早已沒什麼籌碼,要是烏克蘭還硬扛着不鬆口,或者歐洲繼續耗下去支持烏克蘭,既不利於美國的戰略利益,也會阻礙美俄關係緩和。
不過,美國暫停軍援的舉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歐洲和美國國內建制派的反彈。畢竟,如果只是烏克蘭單方面讓步,這場和談難免會被解讀成烏克蘭向俄羅斯“投降”,這顯然是歐洲和烏克蘭都無法接受的。張弘認爲,只有雙方都做出妥協,俄烏和平纔有真正實現的可能。
編輯: 秦揚軻
責編: 張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