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貿易戰喊打喊殺,民間對華態度卻突然變暖,咋回事?
咱先說說這美國,之前跟中國那是針尖對麥芒,貿易戰、科技戰,整天吵吵個沒完。
老百姓也跟着上火,覺得中國處處跟美國作對,心裡不痛快。
現在呢,風向變了,美國人好像沒那麼恨中國了,這是咋回事?
說起來,特朗普那哥們兒還真有點意思,搞了個關稅戰,本來是想敲打敲打中國,結果把自己人坑了。
雞蛋都買不起了,復活節彩蛋也成了奢侈品,老百姓怨聲載道。
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戲碼,美國人算是見識了。
美國媒體也挺能忽悠,成天把中國描繪成大壞蛋。
但現在,這套好像不太管用了。
畢竟,中國這些年發展得確實不錯,實力擺在那兒,想裝看不見也難。
中國也不是吃素的,你打我一拳,我肯定得還你一腳。
特朗普一宣佈加關稅,中國立馬反擊,一點兒也不含糊。
稀土出口管制、制裁美國企業,組合拳打得美國措手不及。
其他國家呢,有的觀望,有的妥協,還有的直接跪了。
結果呢,該捱打還是捱打,一點兒好處沒撈着。
中國這硬氣勁兒,倒是讓不少國家刮目相看。
特朗普這波操作,不僅丟了國內的人心,國際上的面子也沒了。
奧巴馬、拜登、克林頓這些前任總統,都出來批評他。
加州州長更狠,直接把他告上了法庭。
最搞笑的是,特朗普想拉攏盟友孤立中國,結果盟友們紛紛“反水”。
日本送了箇中國產的儲錢罐,英國說跟中國合作很重要,德國寶馬加大在華投資,西班牙也簽了大單。
現在,美國老百姓也開始琢磨了:媒體說的那些,是不是真的?
他們通過旅遊、社交媒體,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中國。
以前覺得中國“忍讓”是軟弱,現在明白那是自信。
說到底,實力纔是硬道理。
你強硬,別人才服你。
美國對華態度的轉變,也說明了這一點。
以後中美關係咋走,還得看兩邊怎麼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