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再被尊敬 全球領導地位滑坡
(圖/中新社)
自2018年川普突然對中國發動關稅戰後,隨即加強對中國晶片產業的打壓,扣押華爲CFO孟晚舟,並限制華爲的5G技術。這場經濟戰一路延續至2025年,川普再度對中國發起一波商品10%加10%、汽車100%的關稅戰,至今已有超過1200箇中國科技公司、研究機構、大學及個人被制裁。然而,隨着博弈的深入,中國迅速反制,限制稀土出口,並未再有高層官員出面斡旋。經過7年的博弈,中國已成爲全球無可撼動的世界工廠,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且應對態度淡定,不以爲意,外交部長王毅甚至指出:「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1996年警告李登輝的飛彈演習,因爲美國派遣兩支航母戰鬥羣來到臺灣海峽,並且干擾GPS系統,致使中國的飛彈演習失敗。這一事件讓中國深切體驗軍事力量是國力的基礎。30年後,如今中國的軍事實力已能夠有效阻止美國航母戰鬥羣進入第一島鏈,並威脅美軍在第二島鏈的活動。到了2024年9月,中國向南太平洋發射了東風31AG飛彈,成功飛行12000公里並精確落入目標海域。今年初,中國海軍遵義艦隊進行了對澳洲的巡航,並在此過程中進行了實彈演習,顯示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影響力和勢力範圍正在顯著擴展。
隨着中國成飛和沈飛相繼試飛六代機,殲36和殲50的出現,川普急急忙忙做出反應,將原本於2024年7月因困難而暫時擱置的六代機計劃(NGAD)重新啓動,並由波音公司承包。新一代的F47戰機將具備更強的隱形性能、更長的航程和更卓越的協同作戰能力,預計建造至少200架,並計劃於2029年投入使用。雖然這款戰機尚在圖紙階段,但它已被視爲川普的重要成就之一。
中國造船業目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新接訂單量達到全球74.1%。正因爲造船業的強大,促使中國海軍的新型軍艦不斷下水,這一勢頭引發美國的憂慮,因爲美國造船業已經落後,僅佔全球1.5%,可謂微不足道。爲此,川普在白宮設立了造船辦公室,專門研究如何振興美國造船業。與此同時,美國國會正在制定新法案,旨在打擊中國的造船業訂單,並試圖將造船業帶回美國。
隨着國勢的變化,中美的外交語言也悄悄轉變。過去,中國在中美關係的常用語是「合則兩利,鬥則俱傷」。2017年,習近平曾表示,太平洋足夠大,可以容納中美兩國,川普對此表示認同,但並未明確表態。到了2021年,在中美高層的阿拉斯加會談中,布林肯(Blinken)強調他是以實力向中國表達立場,然而楊潔篪直言反駁,中國「不吃這一套」。而到了2025年,面對川普無理加徵關稅及各種威脅,王毅則表態:「放馬過來,奉陪到底」。
中美的外交姿態逐漸發生變化。川普上任後宣稱與習近平是好朋友,並在100天內安排會面,但習近平並未做出迴應,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輕描淡寫地表示「無可奉告」。面對川普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和封鎖,中國迅速執行反外國制裁法,並召開了2025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Cook)、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等80多家跨國企業的高層代表出席。李強在會上宣佈,中國將堅持經貿開放政策,反對政治干預。
川普的執政風格粗獷隨意,缺乏詳細規劃,常常朝令夕改、出爾反爾,完全不具備應有的君無戲言的領袖風範。美國國會議員的品質更差,隨波逐流,爲討好民粹主義而反華,推出如兒戲般的惡質立法。作爲世界領袖的美國,在工業發展上裹足不前,面對中國的競爭,只知依賴制裁、禁售、加徵關稅來保護自己,以惡質立法來限制中國。這樣的行爲必將使其失去他國的尊敬。美國的所作所爲正在向世界宣告,其全球領袖地位的滑坡。(作者爲中美論壇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