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安顧問101天出局有玄機?傳敗在2位女性、3大錯誤
瓦爾茲將下臺的跡象早已昭然若揭,而他去職的原因恐怕與白宮兩位女性有關。(圖/美聯社)
對於熟悉白宮「宮鬥學」的專家來說,美國安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將下臺的跡象早已昭然若揭,而他的離開恐怕與白宮兩位女性、三大原因有關。相比川普第一任期的混亂(當時第一位國安顧問只撐了22天),這次白宮撐了101天才出現首位高層出走。而即便如此,川普仍成功透過安排瓦爾茲出任駐聯合國大使的高調人事,營造出政局穩定的形象。但對高度依賴核心幕僚能夠直接出入橢圓辦公室的總統而言,這顯然是一種降職處理。
英國每日電訊報指出,瓦爾茲成爲川普第二任期首位被撤換的重要高層。白宮官方在整個上午持續保持模糊的態度。白宮通訊主任再次提醒媒體,在川普親自證實之前,一切都不算定局。但也有其他報導指出,真正讓瓦爾茲失勢的,是他失去了川普幕僚長威爾絲(Susie Wiles)的信任。威爾絲是白宮內部僅次於川普的第二號人物,權勢極大。
一名前白宮官員表示,有三件事導致瓦爾茲被撤換:
首先,他一向屬於共和黨中對俄羅斯持懷疑態度、立場強硬的鷹派,而他延攬了一批理念相近的幕僚,更加深了MAGA派系對他「美國優先」立場不夠純正的懷疑。
其次,白宮內部對他是否具備處理外交政策的專業知識存疑。他雖曾以特種部隊上校身分多次部署非洲與中東,但這樣的軍旅經歷是否足以應對外交談判與國際事務的複雜性?內部一直有爭議。
最後,就是臭名遠播的「Signal門」事件。
川普的國安團隊一度淪爲國際笑柄——因爲瓦爾茲誤將《大西洋月刊》總編輯傑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加入一個正在討論轟炸葉門的加密羣組,據稱是因爲他誤將對方電話儲存在錯誤的聯絡人名下,此舉讓他看起來像是一個行事業餘、缺乏水準門外漢。
此外,報導還指出,瓦爾茲本就缺乏盟友。川普一向喜歡讓團隊內部擁有不同立場,讓各方彼此爭辯,自己則站在一旁,待爭執告一段落後再做出最終決定。而作爲白宮中極少數對俄強硬的人士,瓦爾茲曾在內部主張:若莫斯科拒絕與烏克蘭達成停火,應對其實施制裁。
這讓他與內閣中其他人物產生衝突,也與外部重要川普盟友如前福斯新聞主持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與前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Steve Bannon)立場對立。
瓦爾茲出身共和黨的傳統建制派,早在2016年時,他甚至曾是試圖阻止川普獲得總統提名的「黨內圍堵陣營」一員。他當年在一支競選影片中,幾乎直言川普是個「逃兵」。
瓦爾茲真正進入「川普圈」,是在2020年川普敗選之後。那時他開始在電視上頻頻爲川普辯護,並因政治根據地位於佛州,逐漸成爲海湖莊園與川普競選總部的常客與支持者之一。而這項消息,最終透過川普的社羣帳號正式發佈。總統宣佈,他將派遣瓦爾茲出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派駐紐約。
然而,在此之前,瓦爾茲似乎已經與川普圈內兩位核心女性人物產生摩擦,使他的位置岌岌可危——特別是在外界揭露他曾將一名記者加入一個討論極機密軍事計劃的 Signal 羣組後,形勢雪上加霜。
其中一人是盧默(Laura Loomer),她是堅定不移的「MAGA強硬派」代表人物,近年來致力於清除任何她認爲對川普「不夠忠誠」的人。她在週四宣稱瓦爾茲是她的「戰果」,並表示他已經被她「Loomered」,暗指她成功將其拉下馬。
但也有其他報導指出,真正讓瓦爾茲失勢的,是他失去了川普幕僚長威爾絲(Susie Wiles)的信任。威爾絲是白宮內部僅次於川普的第二號人物,權勢極大。
本月初,瓦爾茲一次性失去了四名重要幕僚,導火線與盧默有關。這位以熱衷陰謀論聞名、去年競選末期甚至被禁止登上川普專機的MAGA鐵粉,呼籲總統開除國安會中「不忠誠」的官員。據傳她甚至列出了一份名單,附上每個人爲何不值得信任的證據,呈交川普參考。
川普事後雖公開否認盧默參與了這些人事撤換,但仍稱她是「非常好的愛國者」。而盧默本人也在事後坦承,她的最終目標就是拿下瓦爾茲。她曾向記者透露,自己保留了一段瓦爾茲2016年在擔任佛州國會議員時批評川普的影片。影片中,瓦爾茲說道:「川普這輩子一天都沒爲這個國家效命過。別被他騙了。」
不過,對瓦爾茲來說,更致命的可能是來自白宮內部的不滿與質疑。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威爾絲是佛州政壇重量級人物,當初正是她將瓦爾茲引入川普圈。但幾周內,雙方就因爲瓦爾茲試圖將她排除在國安高層會議之外而發生衝突。
這件事在白宮內部引發風向轉變,有人開始放話說:瓦爾茲「自負過頭」,膨脹得太快。一位前白宮官員說:「來自MAGA基層的壓力,加上白宮內部的不安,這兩者結合起來,簡直是一場完美風暴。」
而歐洲的盟友們也會感到憂心,川普現在少了一位「房間裡的大人」,一位能夠適時約束他最孤立主義衝動的可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