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 就業疲軟、關稅政策與高物價成主因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8月27日電美國《國會山報》8月26日發文稱,受就業疲軟、關稅政策和高物價影響,美國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8月2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97.4,較7月的98.7同比下降1.3點。此次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下滑符合多數經濟學家的預測。在該指數的組成部分中,衡量美國民衆對收入、商業環境和就業市場短期預期的指數下降了1.2點至74.8,仍顯著低於預示將出現經濟衰退的臨界點80。
美國消費者對當前經濟狀況的評估也出現小幅下滑,從7月的132.8降至8月的131.2。儘管失業率和裁員數量仍處於歷史低位,但2025年美國就業市場狀況明顯惡化,且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美國民衆求職難度不斷增加,就業市場疲軟引發的焦慮情緒正在持續蔓延。
根據美國勞工部報告數據顯示,7月份美國企業僱主僅增加了7.3萬個就業崗位,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1.5萬個。更嚴峻的是,美國5月及6月的崗位數據修正後,較先前估計減少了25.8萬個崗位,失業率也從4.1%升至4.2%。這份報告引發美國金融市場震盪,也促使美國聯邦政府解僱了負責編制月度就業數據的勞工統計局局長埃裡卡·麥克塔弗。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報告指出,美國受訪者對高物價和通脹的關注度持續上升,且關注重點往往與美國關稅政策相聯繫。雖然6月至7月消費者層面價格保持相對穩定,但在生產層面,美國7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出現意外飆升。經濟學家稱,這標誌着美國聯邦政府的關稅政策正在推高成本,消費者將面臨更多物價上漲壓力。
在8月份的調查中,認爲未來一年內將出現經濟衰退的美國消費者比例大漲,升至自美國政府實施關稅政策以來的最高水平。近期計劃購買家電與計劃出國度假的美國受訪者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海外網 柳天澍)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