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月關稅收入創新高,到底是誰在埋單?對美國人和美國經濟來說意味着什麼
美國關稅收入在7月創下歷史新高,根據美國財政部8月12日發佈的數據,7月單月關稅收入飆升至28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激增273%。本財政年度累計關稅收入已達到1420億美元。
目前,2025財政年度的關稅收入佔美國聯邦總收入的3.1%。美國兩黨政策中心經濟政策副總裁阿卡巴斯(Shai Akabas)稱,二戰以來,美國關稅收入從未超過聯邦政府總收入的2%,現行政策可能將這一比例推高至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進口關稅由美國進口企業繳納,但成本轉嫁機制使得最終負擔可能落在消費者身上。美國勞工統計局(BLS)7月數據顯示,進口價格指數環比微漲0.1%。由於該指數測算的是關稅前價格,說明大部分關稅成本實際上由進口商承擔,而非外國出口商。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研究所實踐訪問教授科多尼奧(Lorenzo Codogn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特朗普時期的關稅政策實質上是對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徵收的附加稅。他警告這種收入增長模式難以持續:“隨着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整體價格水平也將上升,這將壓縮可支配收入,從而減少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進口商品的數量將不可避免地下降。”
"center">
矛盾多多
美國國會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最新報告顯示,截至8月7日,特朗普政府制定的所謂“對等關稅率”(10%-41%)若持續實施,將在本屆政府任期內產生1.3萬億美元新增收入,到2034年累計可達2.8萬億美元。此外,正在推進的“232條款”調查可能進一步對半導體、藥品等關鍵行業徵收關稅。
美國財長貝森特此前表示,2025年全年關稅收入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他在8月12日的發言中表示,“我認爲我們必須大幅上調這個數字”,最終收入可能“遠遠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
然而,美國智庫曼哈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裡德爾(Jessica Riedl)對此持謹慎態度,認爲關稅收入增長存在天花板。她稱,關稅政策已經拖累經濟增長,導致所得稅、薪資稅等主要稅源收入減少。雖然關稅收入增加,但需要與整體稅收減少相抵,特別是當前經濟增長率僅爲年初預測值的一半。
裡德爾還補充說,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關稅促進製造業迴流的政策目標,可能與增加關稅收入的預期存在內在矛盾。“隨着更多商品轉向國內生產,進口量減少將直接導致關稅收入下降。”她說。
從關稅對消費者的影響來看,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最新研究顯示,當前美國消費者面臨的平均有效關稅率達18.6%,創1933年以來新高。今年,關稅將導致物價水平短期內上升1.8%,相當於每戶家庭年收入減少約2400美元。其中服裝和紡織品行業受衝擊最爲顯著,鞋類和服裝價格短期內分別暴漲39%和37%,長期仍將維持19%和18%的高位漲幅。
美國勞工統計局8月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2.7%,與上月持平。但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環比升0.3%,創1月以來最大漲幅,同比升至3.1%,高於6月的2.9%。
科多尼奧引用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布斯特費爾德(Maurice Obstfeld)的研究稱,一些徵稅商品的價格漲幅完全等同於關稅稅率,這意味着全部稅負都由美國家庭和企業承擔,外國出口商並未分擔成本。
科多尼奧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價格上行壓力可能持續發酵。“紐約聯儲近期的調查顯示,僅25%的進口企業願意通過壓縮利潤率來消化關稅成本,約三分之一製造商和近半數服務企業計劃將全部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值得注意的是,88%的商品生產商和81%的服務企業表示將在三個月內完成價格調整。由於前期庫存積累延緩了價格傳導,這一效應可能即將顯現。”他說。
投資銀行高盛本週的研究估計,截至6月,美國企業承擔了關稅價格上漲的主要部分(64%),消費者承擔的關稅上漲比例爲22%。這種比例可能很快會發生反轉,到10月,消費者可能會承擔約67%的關稅成本。
關稅真能解決赤字問題嗎
特朗普近期曾公開表示,計劃利用關稅收入來削減美國國債。美國商務部部長盧特尼克上個月也稱,關稅“將用來償還我們的赤字,這將讓美國更強大”。
事實上,儘管關稅收入大幅增長,其規模仍遠不足以兌現這一財政承諾。目前,美國國債規模已逼近37萬億美元,關稅收入的佔比微乎其微。
追蹤美國聯邦預算的“稅務人常識”組織的主席埃利斯(Steve Ellis)表示:“我無法想象關稅收入能夠消除赤字的情況”。
此外,考慮到美國上個月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將帶來更大的財政負擔。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算,該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內耗資3.4萬億美元,而同期關稅收入爲2.8萬億美元。
美國波因特研究所(Poynter Institute)的最新分析顯示,即便將當前創紀錄的月度關稅收入簡單線性外推至未來十年,其總額仍無法覆蓋特朗普政府新推《大而美法案》的十年預算缺口,遑論填補整體財政赤字。在不計入《大而美法案》新增赤字的情況下,CBO預測的未來十年累計財政赤字仍將高達21.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是預期關稅收入的近8倍。
此外,負責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法院受到挑戰,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初步裁決不利於政府。如果初步裁決在上訴中被維持,特朗普將失去單方面實施所謂“對等關稅”的權利,不僅現在產生的新增關稅收入將大幅減少,可能還需退還已收取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