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月關稅收入創歷史新高,但特朗普政府預算赤字仍擴大

美國7月關稅收入創下單月新高,但這一增長仍未能阻止當月財政赤字的擴大,美國政府仍面臨的持續財政挑戰。

週二,美國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美國7月海關關稅收入攀升至28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激增273%。然而,扣除日曆差異後,當月財政赤字仍達到29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

隨着本財年於9月接近尾聲,美國正走向又一個鉅額年度赤字。據報道,截至2025財年7月,過去十個月的預算赤字累計達1.63萬億美元,經日曆調整並剔除2024年收到的遞延稅款影響後,較上年同期收窄4%。

此前美國財長貝森特曾預計2025年全年關稅收入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並表示2026年"有機會更高"。但經濟學家普遍認爲,包括公共債務利息和福利支出在內的結構性壓力,仍是決定美國財政前景的關鍵因素。

關稅與赤字的鮮明對比

7月份的財政數據呈現出鮮明的對比。

一方面,關稅收入創下月度新高,顯示出貿易政策對政府收入的直接影響。本財年迄今爲止,關稅總收入已達到1420億美元。

此前華爾街見聞提及,關稅收入的顯著增長曾在6月份幫助美國政府實現了270億美元的月度盈餘,這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在6月份實現財政盈餘。

另一方面,高達2910億美元的月度赤字表明,單一收入來源的激增難以扭轉整體局面。

本財年截至6月份,淨利息支出已達7490億美元。預計全財年的總利息支付將達到1.2萬億美元。持續高位的國債收益率繼續對美國財政造成壓力。

鉅額的利息負擔是特朗普敦促美聯儲降息以減輕債務壓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新冠疫情前相比,公共債務的利息成本,以及在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上的支出增長,構成了赤字增加的主要部分。這些項目屬於長期性、結構性支出,其增長勢頭遠超關稅收入的貢獻。

此外,據多數經濟學家和無黨派的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計,特朗普總統上月簽署的稅收與支出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內進一步加劇美國的財政赤字。這表明,當前的財政政策框架本身就在爲赤字的持續累積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