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推出全球首批AI專用SSD 單顆容量最高達245TB

隨着AI運算與生成式工作負載迅速提升,資料中心對儲存效能與容量的需求亦大幅攀升。美光 (Micron)於8月5日正式發表旗下首批專爲AI設計的資料中心級SSD產品組合,全面導入第九代G9 3D NAND技術,並且推出全球首款PCIe Gen6 SSD,以及容量高達245TB的E3.S SSD,標榜再次刷新業界儲存技術標準。

三款新品聚焦AI高效能與高密度應用

此次發表的三款產品分別爲9650 SSD、6600 ION SSD與7600 SSD,針對AI訓練、推論與資料湖架構等不同層級的資料中心需求進行設計,強調高效能、低延遲、極致儲存密度與能源效率。

• 9650 SSD:首款PCIe Gen6 SSD

9650 SSD爲全球首款採用PCIe Gen6介面的資料中心SSD,支援高達28 GB/s的連續讀取速度與5.5M IOPS隨機讀取效能,性能相比Gen5同級產品明顯提升。美光指出,該產品專爲應對AI訓練與大型推論模型的資料吞吐瓶頸而打造,適用於延伸上下文與RAG (檢索增強生成)等複雜應用。

此外,9650 SSD在能源效率上有大幅提升,隨機讀寫效率分別提升25%與67%,同時符合FIPS 140-3 Level 2與TAA標準,滿足政府與機構級安全與規範需求。此款產品同步提供液冷版本,支援高功耗AI伺服器的散熱需求。

• 6600 ION SSD:245TB超高密度SSD

6600 ION SSD則鎖定AI資料湖與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架構,是全球首款支援G9 NAND、容量達122TB (未來將推升至245TB)的E3.S SSD,體積僅如撲克牌大小,卻可在1U機架中提供多達2.4PB的儲存容量。相較傳統硬碟 (HDD),6600 ION SSD在儲存密度上提升67%,能源效率則提高37%,空間與能耗成本皆大幅降低。

以部署2EB的儲存設備爲例,6600 ION SSD每日約可節省3.4MWh電力,相當於124戶美國家庭的日常用電,對碳排放與綠能目標皆具有實質助益。

• 7600 SSD:Gen5主流高效能SSD

7600 SSD是針對廣泛AI混合型負載設計的主流SSD,採用PCIe Gen5介面,提供最高12 GB/s的讀取速度與2.1M IOPS的隨機讀取效能,並且針對低延遲工作負載 (如 RocksDB)進行最佳化,達成次毫秒級延遲表現。其隨機寫入效能提升高達100%,在混合型雲端與即時推論場景中發揮關鍵價值。

深度整合供應鏈與資安設計

美光此次三款產品均採用自家設計、製造的G9 NAND、控制器、DRAM及韌體,展現其垂直整合優勢,進一步強化產品品質與供應穩定性。所有SSD產品亦內建多項資安功能,包括硬體信任根、SPDM 1.2驗證、安全執行環境 (SEE)與自我加密硬碟 (SED)等,其中9650 SSD、6600 ION SSD分別符合開放運算計劃資料中心OCP 2.6規範,而7600 SSD則符合OCP 2.5規範。

與合作伙伴共創AI生態系

多家業界廠商亦同步表達對美光新產品的高度肯定,包含Dell指出9650 SSD對於GPU運算負載具有顯著優勢,可有效縮短資料處理延遲;NVIDIA則表示該產品有助於推進AI推論的運算效率;Supermicro與WEKA則強調6600 ION SSD在高密度佈署與資料湖整合中的空間與能源優勢,進一步壓縮TCO總持有成本。

供貨資訊

目前美光9650 SSD與7600 SSD已經進入送樣測試階段,前者提供E3.S與E1.S (含液冷版本)形式設計,後者則支援多種尺寸規格 (E3.S、U.2、E1.S),而6600 ION SSD的122TB版本則將率先上市,未來計劃推出245TB超高容量版本。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