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熊短牛長 強勁動能可期
S&P 500指數表現
美國股市迎來本波牛市的三週年,自2022年10月12日以來,S&P 500指數迄今漲幅超過8成。根據歷史經驗,二戰以來的此前12次牛市中,有六次牛市持續到了第四年,且能進入第四年的美股牛市表現出色,平均漲幅達12.9%,展現美股在熊短牛長特色下的強勁動能優勢。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股強勁多頭格局延續,儘管本益比來到25倍,市場對AI族羣泡沫的疑慮上升。但觀察美股獲利基本面堅實,S&P 500指數第三季獲利年增預估成長8.8%,若扣除能源類股,獲利年增達9.6%。短線上,陸續公佈的大廠財報、中美貿易角力等訊息可能成爲干擾股市的雜音,但在聯準會寬鬆基調搭配美國企業獲利動能延續下,仍有望支持美股後市表現。
近年資金朝AI大型股高度集中,小型股表現落後,但美國小型股企業財報品質改善,羅素2000指數第三季獲利年增長預估高達43.3%。聯準會降息,融資成長下降的前景下,小型股有望受惠寬鬆趨勢,積極型投資可作爲在美股配置的衛星資產。
第一金太空衛星ETF經理人曾萬勝分析,太空衛星企業推動戰略性併購,擴大營運規模與多元太空衛星領域,這些太空衛星重點企業也是後市發展相當值得期待的產業型態。
貝萊德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0ETF基金經理人楊貽寧指出,聯準會在今年9月重啓降息,市場預期今年稍後可望繼續降息,成本可望降低之際,應有助美股後續表現;美國企業長期股東權益報酬率優於主要國家,今年市場動盪之際,外資反向大幅買超美股,顯示美國企業體質優異,持續吸引海外資金。此外,在AI資本支出持續擴張的趨勢下,具備技術與資源優勢的龍頭股可望成爲主要受惠者,都支持長期持有美股的投資觀點。
富邦投信認爲,美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經濟體,2025年GDP規模更預估將突破30兆美元,其資本市場深度與創新能量均居全球之冠。根據1995~2024年統計資料,標普500指數年度報酬率平均爲10.5%,爲全球長線投資人重要配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