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天天漲像吹泡泡?網指「1證據」憂踩踏潮 樂天派稱風險未到

美國股市近日隨聯準會(Fed)降息在望而迭創新高。圖/美聯社

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美股15日主要指數全面收漲。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質疑近期美股在關稅爭議頻傳之下仍幾乎天天上漲,「根本不合常理」,並擔心這是泡沫正在吹大。文章引發衆多網友留言,有人認同風險確實存在,也有人反嗆「泡沫論」只是沒上車者的藉口,討論呈現多空分歧。

美股今年受到AI題材與降息預期支撐,主要指數漲幅顯著,但也伴隨估值過高與企業獲利能否跟上的爭議。原PO將市場現象比擬爲「吹泡泡」,擔心隨時破裂,反映部分投資人對行情持續上攻的疑慮與恐高情緒。

在該篇貼文留言區中,有人援引「95% AI企業仍虧損」的數據,直言「這就是泡沫」,推測3到6個月內恐出現踩踏潮;也有網友認爲「大戶還沒跑,散戶肯定繼續狂歡」,暗示真正的風險未到。相對地,也有人提醒「市場在看降息與AI發展,主力並未出脫」,認爲現階段只是高檔震盪,不算泡沫。

另一派網友則對泡沫論嗤之以鼻,直言「沒買到才說是泡沫」、「等NASDAQ一年漲100%再來擔心就好」,並舉例臺灣房價多年未跌,認爲美股更難出現全面性崩盤。有人強調「現在是穩定上升,不是最後瘋狂拉擡」,更有人戲謔「怕就空,不怕就衝」。

此外,還有留言把焦點放在投資心態:「股市不是合理不合理,而是籌碼誰掌握」、「泡沫重要嗎?有波動就有價差」。甚至有人諷刺「泡泡不吹怎麼賺,本來就是看誰最慢下車」,點出市場永遠存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矛盾。

整體來看,Dcard討論呈現三種聲音:一是認爲AI與政策炒作已帶來不合理估值,需防泡沫破裂;二是堅信基本面支撐,短期只是盤整或回檔;三則把「泡沫」視爲話術,強調操作紀律與順勢而爲纔是關鍵。雖然分歧激烈,但共識是:行情真相只有時間能驗證,投資人必須在恐慌與貪婪之間找尋自己的節奏。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