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值型ETF 擁利基

美股由科技股領軍再攀新高,美國股票型基金及ETF近月績效也同步高歌。投信法人表示,市場風險情緒回穩,資金迴歸積極型資產,預期美股及AI仍是全球股市及產業佈局重心,可透過主動式操作的美股基金或聚焦成長題材的市值型ETF,掌握美股大盤及各產業投資機會。

據統計,上週整體股票型ETF淨流入254億美元,美股就佔近半比例達101億美元。受惠資金流入,理柏資訊統計,投信發行的美國股票型基金包括瀚亞美國高科技、復華美國新星、羣益美國新創亮點、聯博美國成長入息等基金近一個月漲幅逾5%優於美股大盤;ETF部分則是以復華S&P500成長(00924)、臺新標普科技精選表現較爲突出。

以伊停火、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及AI熱潮激勵美股「績」昂,美股七巨頭當中,輝達、Meta、微軟近期股價相繼創下新高,僅特斯拉表現相對弱勢。復華美國新星基金經理人蔡佩珊表示,美國聯準會部分成員轉偏鴿態度、市場對AI發展樂觀,驅動美股走揚,預期關稅影響最壞情形已過,將採中性略偏多持股並以資訊科技類股爲佈局主軸。復華S&P500成長經理人吳允翔指出,AI蓬勃發展助力,使科技創新題材及美國大型科技股具備投資潛力,投資人也可透過美股市值型ETF掌握產業趨勢分散波動風險。

中國信託美國聚焦成長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表示,標普500指數雖然創下歷史新高,但並未出現籌碼追高的現象,顯示短期可能維持高檔震盪,加上關稅政策寬限期將屆,市場趨於觀望。然而,市場正逐步消化關稅可能帶來的衝擊,全球避險基金正大舉迴流股市,買盤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AI)產業的相關企業。隨着美股第1季財報顯示AI成長趨勢、變現能力越來越具體,長期成長動能強勁,資金水位仍有大幅上升空間,市場若回檔修正都可視爲長線合理的進場點位。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