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焦慮都能被好好看見!皮克斯動畫《勝與敗》奪收視冠軍

《勝與敗》用充滿卡通感的畫面設計,實則爲了探討更深層、黑暗的現實面。(Disney+提供)

皮克斯首部原創動畫影集《勝與敗》(Win or Lose)上週於Disney+上線後好評不斷,根據全球OTT收視排名網站Flix Patrol統計,播出後榮登美國收視排行第一,故事從一場壘球比賽中的8個角色,帶觀衆從不同視角體會人生中必經的酸甜苦辣,用充滿卡通感的畫面設計,實則爲了探討更深層、黑暗的現實面,用孩子間的壘球賽事展現出一場不可預測的人生遊戲。前2位出場的角色分別講述教練女兒蘿莉面對比賽的惶恐不安、以及渴望愛情卻過度有防備心的裁判法蘭克,觀衆直呼劇中無止盡的內耗、與爲了避免受傷的防衛心態簡直太有共鳴。

《勝與敗》除了青春期的焦慮迷惘,更寫實道出都市男女的愛情百態、職場媽媽的分身乏術、成長過程中磕絆後再度站起來的勇氣,導演嘉莉霍布森曾在訪談中談及,影集中的每個角色都面臨着某種困境,讓他們覺得自己「輸了」,然而真正的成功與失敗該如何界定呢?她坦言「真正塑造一個人性格的,並不是你如何面對成功,而是當你犯錯或遭遇困難時,如何從這種低潮中重新站起來。」嘉莉也用自己兒時打壘球的經驗,表示壘球賽如同一場漫長的等待,但突然間球就會飛向你,「人生也是如此,我們過着平凡的生活,某件事卻瞬間發生了,要擊中這顆球或是讓它飛過,都取決於你的決定。」

除了對於負面情感的深刻探索與同理,《勝與敗》的製作團隊更是不折不扣的「細節控」,由於角色「法蘭克」配音的演員來自紐西蘭,於是製作團隊替法蘭克發想出母親是英國人、父親爲毛利人的超完整人設,在打造法蘭克的家中場景時,其中精緻的盤子收藏、蕾絲桌布與印花窗簾是受到母親的影響,而書架和牆上的毛利藝術品則受父親影響;這樣的場景也反映出法蘭克本人,外表看似堅不可摧、內心卻無比柔軟。即使法蘭克的家中畫面僅出現短短几分鐘,卻足見《勝與敗》的滿滿細節與用心。《勝與敗》每週三在Disney+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