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封殺陸晶片 中芯國際入列
美國商務部考慮將長鑫存儲等更多中國晶片製造商,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1月上任後對中國的科技封鎖行動
中美關稅戰雖暫時降溫,但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仍持續。美國商務部考慮將長鑫存儲等更多中國晶片製造商,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但也傳出川普政府內部意見分歧,有官員認爲,現在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出口管制,可能將損害接下來的雙邊貿易談判。
綜合外媒16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除了長鑫存儲,美國商務部轄下的工業與安全局(BIS)還考慮將中芯國際和長江存儲的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且商務部已經起草名單。根據規定,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若未獲得許可,無法接收美國的商品或技術出口,而這類許可通常難以獲得。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此舉,意在進一步阻止中國獲取可能用於軍事與現代化的先進技術。當前中國公司正在迅速擴大在全球DRAM記憶體晶片市場的市佔率,並努力開發對AI發展至關重要的高頻寬記憶體(HBM)。
但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內部對有關出口管制出現分歧。部分官員認爲,新管制可能會影響中美正進行的貿易談判,建議推遲相關行動。分析人士表示,中美日前在日內瓦的貿易會談取得進展,同意大幅降低關稅,以促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讓美國本次科技制裁的時間點變得複雜化。
對此,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重申,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惡意封鎖和打壓中國。
報導稱,川普今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除了與中國大打關稅戰,也對中國展開科技封鎖。3月25日,首度調整實體清單,增加54家涉及大模型、超級電腦等產業的中國企業;4月又禁止輝達將其中國特供版AI晶片H20出口至中國。
本月14日,美國商務部雖然在「人工智慧擴散規則」生效前夕撤銷該規定,但也透露,川普政府將採取一項大膽且全面的策略,與全球可信賴的國家分享美國AI技術,同時防止這項技術落入對手手中。
美方同時向全球發出警告,包括若美國晶片被用於訓練中國AI模型,將承擔後果,以及全球任何國家若使用華爲的升騰AI晶片,可能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禁令。美國商務部還提醒,美企要加強管控供應鏈,以防止技術轉移與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