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粉凌晨3點排隊搶購這款相機,中國智造又給誰上了一課

原標題:美粉凌晨3點排隊搶購這款相機,中國智造又給誰上了一課

近日,中國某品牌發佈了一款全景拍攝設備。360度影像拍攝、自動隱藏自拍杆等創新設計,同樣令美國數碼愛好者“上頭”,紐約的粉絲凌晨3點就開始排隊搶購。此情此景,令人觸動,恐怕也是特朗普政府萬萬沒想到的。

長期以來,美國政府對華始終有一大錯誤認知,就是認爲中國僅僅具備製造能力,缺乏真正的創新力、品牌力和核心競爭力。說白了,就是中國只會也只配掙辛苦錢,且一旦美國不樂意了,這點錢你都掙不了。在這種傲慢的誤判下,美國政客常常寄望於以關稅施壓等手段收割中國,通過削減中國的成本優勢,倒逼代工企業離開中國,最終阻遏中國發展進程,並實現所謂的製造業迴流。

誠然,曾經相當長時間中,中國都是處於“微笑曲線”底部的世界工廠,“8億件襯衫換1架飛機”並不是玩笑。但中國人並沒有自我放棄,從未在創新道路上甘於“躺平”。隨着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號角吹響,一代代科研人員前赴後繼探索技術前沿,中國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攀升。從代工走向設計,從價格優勢轉向技術優勢,從生產能力轉向創新能力,如今DeepSeek、新能源汽車、全景相機等中國原創產品爆火的事實一再說明,在很多領域,一批中國企業不僅能製造,更能“智造”;不僅能跟跑,更能領跑,已經在科技創新上形成了強大且不斷增長的全球競爭力。

以更大視角看,中國智造厚積薄發的過程,也是無法被遏制的一種競爭力。一方面,複雜的外部環境,讓中國人對“飯碗得端在自己手上”高度清醒,自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努力在工業化上自力更生,歷經70多年鍛造出全球最完整、最富韌性的產業鏈體系,爲企業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的巨大規模與高度多元,爲本土企業提供了豐富的用戶需求樣本和快速迭代機會,據此積累的獨特優勢令企業“出海”後無懼與國外企業同臺競爭。

關稅和歧視政策或許能在短期內影響個別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但無法阻擋技術進步和品牌成長的大勢。當中國產品無可取代時,即便加徵再高的關稅,也難以動搖其在全球市場中的位置。更何況,全球供應鏈早已深度融合,一款高科技產品背後涉及的零部件設計、生產製造、全球物流、售後服務等環節,是經濟規律下世界分工協作的成果,不是想當然就能“搬走”重建的。

“游泳只能在游泳中學會”。全球化時代,創新力纔是競爭力的真正源泉。誰能在技術進步、品牌建設、用戶體驗上持續發力,誰就能贏得市場。反之,單靠設置壁壘、人爲割裂產業鏈,不僅無法保護產業,反而會錯失全球創新浪潮下的更多機遇。

未來,還會有更多中國科技創新產品驚豔亮相,排隊搶購中國智造的故事還會不斷上演,而貿易保護主義只會在豢養出一堆“巨嬰”後,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鮑南)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