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文件解密:季辛吉曾想誘解放軍赴釣島 掀中日衝突
已故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對美中日臺關係影響甚鉅。(美聯社)
日本共同通信社27日報導,根據美國國務院解密的機密公文書,揭露1974年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曾考慮將解放軍「引誘」至日本沖繩縣的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臺灣稱釣魚臺列嶼),以刺激日本的自衛意識。
1974年1月,中國與南越在南海的西沙羣島爆發衝突。中國於1月19日開戰,到20日已完全控制該羣島。這是中國擴張南海勢力的早期行動。南越在1975年被北越統一,成爲越南。
根據解密公文書,季辛吉於1月31日在國務院內部會議上討論南海事件對策時,詢問高階幕僚:「是否能將中國軍隊引誘至尖閣諸島?這樣就能教日本人提高自衛意識。」目的是讓解放軍在釣魚臺附近積極活動,藉此喚醒日本對領土安全的警覺。
當時負責東亞與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哈默(Arthur Hummel)則詢問季辛吉,「我理解我們需要教導日本人信念,但是值得做到這個份上嗎?」 季辛吉則回答「沒有」。
當時在美國駐日本大使館擔任外交人員、後來又在1990年代擔任美國駐日大使館副館長的狄明(Rust Deming)告訴共同社,他認爲季辛吉當時是覺得「日本應該承擔更多防衛領土的責任」。
美國總統福特(中)在1975年訪問中國,訪問期間與時任國務卿季辛吉(右)會晤毛澤東。(路透檔案照)
報導推測,季辛吉的動機可能是警告日本對中接近:1972年9月,日本率先與北京建交,美國則在1979年才正式建交。季辛吉可能對日本「超前」美國的親中政策感到不滿,想借此「敲打」日本,勿過度親近中國。
冷戰時期,美國希望日本強化防衛能力,以分擔亞太安全責任。引誘解放軍至釣魚臺,能迫使日本面對現實威脅,強化自衛隊部署。
季辛吉的計劃最後並未實現,原因是國務院高階幕僚認爲此舉風險太高、不可行,具體操作細節也不詳,最後作罷。
這反映1970年代美日中三角關係的複雜性。季辛吉作爲尼克森與福特政府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以「現實主義外交」聞名,擅長利用地緣衝突平衡勢力,1972年尼克森訪中拉攏中國對抗蘇聯爲其代表作。此事件顯示美國曾試圖操縱區域緊張,間接影響日本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