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茨稱與大陸制度競爭升溫 普亭「帝國主義計劃」不止於烏克蘭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主張在外交政策中給予安全和經濟利益更多空間。 歐新社

(德國之聲中文網)梅爾茨(Friedrich Merz)主張在外交政策中給予安全和經濟利益更多空間。梅爾茨在德國外交部的駐外大使會議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柏林政府的外交旨在維護德國的自由、和平與繁榮。內政、經濟、貿易、國防和外交政策不應再被割裂開來考慮,「而必須將一切置於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維度中」。

梅爾茨還警告說,一種「自由民主國家與一個專制國家軸心之間」新的制度衝突正在爆發。他認爲,新的(歷史)修正主義聯盟正在形成,危機和衝突相互交織,戰爭重返歐洲。在此背景下面臨的歷史性任務是建立一個持久的「新的安全架構」。

制度競爭升溫

在談到德國對華政策時,梅爾茨重申,德國政府儘可能尋求合作,例如在氣候保護政策和全球危機領域。但與此同時,與中國的制度性競爭正在加劇。

梅爾茨提出,爲了「長久保障德國的安全及競爭力」,出於戰略主權的考慮,「實現貿易和供應鏈多元化」必須成爲優先事項。爲此需要建立更多、更緊密的夥伴關係,特別是與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國家。

同時與會的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講話中也談到了這一點。他特別提到德國工業對中國關鍵原材料的依賴。「自由對我們來說,這意味着我們不能過度依賴,」他解釋道。如果德國幾乎完全從中國採購稀土,「那我們就有麻煩了。」

瓦德富爾說,如果德國嚴重依賴一個以「不公平貿易和戰略性追求技術主導地位」爲經濟模式基礎的國家,那麼不僅德國的經濟繁榮將受到威脅,德國的自由也將受到威脅。

普亭的「帝國主義計劃」

在談到俄羅斯和普亭時,梅爾茨表示,所有跡象都表明,普亭的「帝國主義計劃不會以征服烏克蘭而結束,而只會以此開始」。他指出,俄羅斯的混合攻擊,包括對德國基礎設施的攻擊,正在持續加劇,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挑釁行爲日益猖獗,俄羅斯和中國正試圖在東南歐建立勢力範圍。

梅爾茨承諾將繼續支持烏克蘭,他表示,與烏克蘭一起捍衛歐洲的自由「並非政治空談」,「而且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在週一的駐外使節會議上,梅爾茨還宣佈,未來數週有一系列外事出訪計劃,但沒有透露具體的目的地。此前有德國媒體報道稱,梅爾茨有在年內訪問中國和印度的計劃,日期可能在10月。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