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中企投資有否決權 英在野轟喪權
英美達成貿易協議,英國同意讓美國對中國在英國的投資擁有實質性的審查權。圖爲美國總統川普宣佈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後,與英國駐美大使曼德森握手。(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8日宣佈與英國首相施凱爾達成貿易協議,將降低英輸美鋼鐵和汽車的關稅,並促進雙邊貿易。但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說,根據協議條款,美國也可對中國企業在英投資表示反對,英國在野的保守黨指這等同於「否決權」,批評施凱爾政府讓步過多。
據報導,該協議的一項條款稱,英美兩國「有意就有效利用投資安全措施進行合作」,這可能涉及阻止中國企業在英收購。英國政府消息人士則表示,美方不會直接握有否決權,但可能會對中企收購關鍵基礎設施「示警」,表達關切。
美方若做出「示警」動作,可能觸發英國2022上路的《國家安全與投資法》(National Security and Investment Act),該法賦予政府權力,對商業交易(如收購)進行審查和干預。一位接近談判的消息人士稱,該協議等同於美國對「中國重大投資 」享有「某種否決權」,而在談判期間,這點對美國人來說「極其重要」。
英國保守黨影子外交大臣巴特爾(Priti Patel)批評,施凱爾向川普讓步太多,削減關稅幅度也「比川普給的還多」。保守黨黨魁巴登諾克(Kemi Badenoch)就指出,原本英對美平均關稅爲5.1%,協議後降爲1.8%;而川普上任前,美對英平均關稅爲3.4%,現在卻對所有國家都徵收10%基準關稅。《每日電訊報》還報導,白宮也要求英國保證,輸美鋼鐵和醫藥產品不會是中國製,以免英美協議可能被用來「洗產地」,規避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
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被記者問及投資安全法規時表示,美英有「共同的國家安全優先事項」。他說:「能夠在歐戰勝利80週年與美國達成協議是特別合適的,這具有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