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打貿易戰24小時連退3步 環時:中國不是「軟柿子」
針對關稅戰,中國媒體紛表示:24小時內,美國對中國連退三步。(路透)
美國在取消三大晶片設計軟件供應商對華出口限制後,接着又恢復對華出口乙烷、飛機發動機等產品,中國媒體與學者解讀,美國總統川普在24小時內,對中國從步步緊逼變爲連退三步,這「三步退讓」顯示中國精準調控稀土出口反制策略奏效。但美國此舉並非仁慈也非投降,其在半導體等領域對華限制措施仍在,未來中美局部脫鉤會是常態,中國必須加快自主突圍。
據外媒報導,美國已恢復晶片設計軟件、乙烷、飛機發動機等產品對華出口,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持續緩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指這代表美國有了三點認識,一爲中國不是可以任由美國拿捏的「軟柿子」,二是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三是人爲「築牆」、「脫鉤」不會使美國更繁榮。
中國數家媒體則認爲這是中國祭出稀土策略反制美國高關稅的成效。中華網分析指出,3日,白宮在24小時內對華貿易政策從步步緊逼變爲連退三步,顯示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以及對稀土出口的精準調控,促使美國調整了其看似不可動搖的立場。
但白宮這24小時內的連環退讓,並非出於戰略仁慈。仔細觀察其動作,精心設計的邊界清晰可見:華爲等中國科技尖峰企業仍被死死按在人工智能晶片等高端領域的封鎖黑名單上。美方精心計算着讓步的尺度,既要在7月9日關鍵關稅節點前釋放緩和信號,又絕不肯在真正制高點上鬆動分毫。這意味着川普政府的「三步退讓」本質是高壓下的戰術回縮,不是投降。
外交學院院長王帆也表達了相似看法。 觀察者網引述王帆表示,面對關稅施壓,中國始終秉持「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原則,「我們採取了一個非常堅定且明確的『兩手對兩手』策略,應該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認爲,中國的韌性,和在原則問題上的堅定性,這次美方是充分領教了」。
王帆表示,美國此番取消部分對華限制措施,建立在此前中美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的良好基礎之上,但這一調整並非是美國對中國的「恩賜」也非對華讓步,這只是美國在一定程度上「迴歸」了互利共贏原則的正確做法,因爲這些限制措施本就是附加的、不合理的。中方仍需保持警惕,做好多手準備,未來中美「局部脫鉤會是常態」,中國仍必須加快戰略自主性與科技自主性。
環球時報社評也指出,美方目前在與中國相向而行的方向邁出了正確的一步,但在半導體、生物技術、新能源等諸多領域,美方對華限制性措施絕大多數都還在。美國此輪解除對華出口限制的積極舉動,應成爲政策調整的起點,希望美方進一步糾正此前錯誤做法,逐步消除更多不合理的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