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超級財報周 臺股打蘋果光
圖/美聯社
多頭焦點鎖定蘋果財報與展望
美國超級財報高潮一波接一波,繼Google母公司Alphabet、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公告財報,智慧機巨擘蘋果將於31日公告財報,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證券法說前持正向看法,目標價上看250美元以上,臺系蘋果供應鏈話題熱度將起,有望贏得國際資金進駐。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雖然臺灣對等關稅稅率尚未出爐,對投資情緒造成干擾,但在美股強勁、指標科技大廠財報亮眼等利多加持之下,盤勢再度轉由多方掌控。緊接登場的科技龍頭大廠若能繳出亮眼成績且釋出正向展望,將有利臺廠供應鏈表現。
摩根士丹利與高盛證券同步看好蘋果上季營運成績單,認爲業績可望優於預期。高盛預期,蘋果上季服務業務營收年增11%,加上iPhone、Mac、iPad與穿戴裝置等產品表現強勁,關稅相關成本改善與匯率逆風趨緩,毛利率應也會優於預期,看好蘋果營收與每股稅後純益(EPS)都會超越市場共識。
高盛認爲,展望未來一年,iPhone換機需求可望受惠於美國電信業者加大促銷力道、Apple Intelligence導入,以及例如iPhone 17 Air、iPhone 18摺疊機等外型設計升級。
大摩除看好蘋果第二季財報,最新也調升第三季財務預期,將單季營收、EPS由957億美元與1.56美元,調高到965億美元與1.61美元。主要考量美元匯率、Mac與iPad出貨量上調,以及服務營收成長動能強勁。值得注意的是,若蘋果本季財測意外優於預期,像是給出營收年增率爲中個位數百分比,而非市場預期的低到中個位數,可能暗示iPhone 17將漲價;若蘋果調漲售價,並淘汰部分低階機種,大摩預估,iPhone單位售價將年增8%。
凱基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向子慧指出,全球智慧型手機上半年出貨量年增0.8%、至5.97億支,其中以蘋果、聯想與華爲成長較強。iPhone上半年出貨量年增3%,惟下半年iPhone 17規格升級吸引力有待檢驗,消費者可能傾向等待2026年AI功能更強或摺疊iPhone上市。
對應至臺系蘋果供應鏈,iPhone 17主要升級將有利應用處理器(AP)、鏡頭與VC散熱設計相關供應商,鴻海的組裝比重也將提升。法人認爲,iPhone主要受惠股包括:臺積電、大立光、玉晶光、奇𬭎、華通、欣興、臺達電、臻鼎-KY等;至於新日興與鴻海將是2026、2027年摺疊iPhone主要受惠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