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委員會連過4友臺法案
國際熱門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22日通過4項友臺法案,包含將臺灣納入「北約+」行列的《豪豬法》,加速對臺軍售;《嚇阻中國侵略臺灣法案》,建構美國在中國攻打臺灣時,精準打擊中國經濟要害能力;《美國—臺灣美洲夥伴法案》支持臺灣與拉美地區邦交國關係;《臺灣國際團結法案》則要求美國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能力。
《豪豬法》(PORCUPINE Act)由民主黨參議員昆斯與共和黨參議員芮基茲共同提出,旨在簡化目前規範對臺軍售的《武器出口管制法》流程,讓臺灣加入「北約+」行列,享受與北約及日本、澳洲、韓國同等軍售待遇,縮短正式通知國會時間及提高需要通知國會軍售價值門檻。
根據目前《武器出口管制法》規範,美國總統在對臺出售價值1400萬美元以上主要防衛裝備時,需至少在簽發「發價書」(LOA)前30日正式通知國會,而對「北約+」的軍售時,主要防衛裝備金額達到2500萬元時,總統才需提前15日正式通知國會。
《嚇阻中國侵略臺灣法案》則由參議員裡契提出,規定美國政府應成立名爲「老虎隊」的跨部會工作小組,並在中國採取行動侵略臺灣領土或推翻檯灣政府時,辨別中國軍事與非軍事目標,並對其實施制裁、出口管制或其他經濟手段。
裡契在提案時表示,中國升溫的行爲是威脅臺灣及其他亞洲國家屈服的戰略之一,美國不會容許朋友被霸凌。因此藉由在俄烏戰爭時,美國對俄羅斯施加制裁中學到的教訓,本法案將確保美國準備好在中國持續對臺威脅動武時,打到中國的痛點。
由參議員默克利、匡希恆等人提出的《美國—臺灣美洲夥伴法案》(United States-Taiwan Partnership in the Americas Act)意在支持臺灣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邦交國,並深化美國與臺灣在當地合作。法案確認美國支持區域中與臺灣保持外交關係國家的政策,並要求建立機制,監視與迴應臺灣區域邦交國中有中國支持的基礎設施。
《臺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由參議員範霍倫與匡希恆提出,立法目的說明,在中國持續打壓臺灣在全球關係影響力時,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能力。
法案強化2019年的《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TAIPEI Act),澄清聯大2758號決議未排除美方利用其投票權、話語權及影響力抵抗打壓臺灣國際舞臺的行動,並進一步指示美國抵制北京扭曲國際組織對臺灣做成的決定、語言、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