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推新法案 擬以「經濟制裁」嚇阻中國侵臺

▲美參院擬推新法案,確保美國能在中國一旦對臺灣動武時,能迅速啓動經濟反制手段。(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愛達荷州共和黨籍參議員裡契(Jim Risch)3日宣佈,將提出相關法案,透過預先鎖定製裁對象,建立由國務院與財政部領導的工作小組,確保美國能在中國一旦對臺灣動武時,能迅速啓動經濟反制手段。

根據《路透社》報導,裡契在聲明中指出,這項《威懾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侵略法案》(Deter PRC Aggression Against Taiwan Act)的核心是要界定中國可能成爲制裁目標的軍事與非軍事單位,包括制裁、出口管制及其他經濟措施。

裡契強調,這是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及盟友祭出制裁時所遇到的困難中汲取的經驗,「我們要確保,美國若遇上中國對臺灣動武,能即刻打擊中國最痛的地方」。裡契幕僚透露,法案預計於6日正式提出。

這項提案正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本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前夕,川普力求與北京達成一項重大貿易協議。外界認爲,國會此舉除了凸顯對中國的警告,也在某種程度上,與白宮的經貿佈局形成微妙的平衡。

中國近來持續加大對臺灣的軍事與政治壓力,美國則是臺灣最重要的國際支持者,不過部分觀察人士憂心,川普對臺灣防衛的承諾恐怕不如歷任總統堅定,可能爲了換取貿易成果而對北京讓步。

目前,美國國務院仍重申華府對臺政策沒有改變,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臺海現狀。分析認爲,中國期待川普能明確表態「反對臺獨」,而不僅是像拜登(Joe Biden)政府時期的「不支持」。

裡契的提案只是國會近來衆多涉臺立法之一。支持者強調,這些舉措凸顯了國會內部跨黨派共識,即繼續對中國可能的臺灣行動保持強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