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餐都吃魚 日本人長壽5秘訣 兩件事人人做得到
把走路融入生活裡面,也能幫助長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與日本相近,但日本人卻比臺灣人長壽,比臺灣人多出將近5歲。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分析主要有5個原因,包括餐餐有魚、吃飯只吃8分飽、多走路、常喝綠茶與天天泡澡,建議想追求健康長壽的人,不妨跟着一起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
根據內政部去年8月公佈的資料,國人平均壽命爲80.23歲,其中男性76.94歲、女性83.74歲;另就日本官方統計顯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爲85.2歲,男性爲81.09歲,女性爲87.14歲。不論男、女,日本人都比臺灣人長壽。
蕭捷健在粉專PO出影片指出,日本人之所以會比臺灣人長壽將近5歲,除基因之外,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與飲食習慣也是重要關鍵。他分析主要有以下5個原因。
日本人愛吃魚,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對於促進心血管超級有保護力,日本人也很愛吃納豆、味噌等發酵的食物,對於腸道健康也很有益處。
吃飯不吃到飽,只吃到約8分飽。
每天都走很多路,不強求上健身房。
每天都喝很多杯的綠茶,可以幫助身體抗氧化。
每天泡個熱水澡,可以放鬆身體和心靈。
蕭捷健表示,上述5個生活習慣,都是經科學實證,有助促進健康的方法,想要更長壽,不妨學習日本人這樣過生活。
家醫科醫師安欣瑜在臉書PO出影片指出,走路是邁向健康第一步,有一個研究針對Blue Zone藍色區域,也就是全世界最健康壽命最長區域,包括日本沖繩、希臘伊卡利亞島、義大利薩丁尼亞島、美國加州的洛馬林達區及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居民長壽秘訣之一是多走路。
安欣瑜表示,這些生活在藍色區域的居民,不仰賴高強度的身體活動,而是把一些低強度身體活動,像是走路、打掃等,融入生活裡面,其實這也呼應了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在強調的避免久坐。
安欣瑜表示,久坐已被證實與多種慢性疾病、代謝症候羣有關,如果還沒有重訓、跑步等運動習慣,不妨把走路、打掃等這類低強度身體活動,融入生活裡面,對健康會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