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報周登場 臺鏈蓄勢待發

臺積電法說釋出利多,四加上美股領先創高,臺股供應鏈可望接續補漲。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股科技股財報開跑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陸續開獎,在市場觀望臺美關稅談判結果之際,輝達(NVIDIA)上週搶先送利多,激勵臺美股市同步走強,美股財報季上週由金融股打頭陣,科技巨頭本週接棒登場,包括谷歌、特斯拉、IBM、英特爾(intel)等多家企業蓄勢待發。

法人指出,臺積電法說釋出利多,四大CSP廠AI前景展望預期不會差,加上美股領先創高,臺股供應鏈可望接續補漲。

時序進入7月中旬,美股迎來超級財報季,上週由摩根大通、花旗集團、貝萊德等多家揭開序幕,科技龍頭陸續在本週登場,包括22日的德州儀器、23日的Google、特斯拉、IBM,24日的intel,後續還有30日的Meta、微軟、高通,31日的蘋果等。進入8月則有超微(AMD)於8月5日公佈,壓軸的AI巨擘輝達,將在8月27日重磅登場。

美股企業財報陸續出爐,華爾街普遍預期,本次將是2023年中期來最疲軟的一季,全年獲利成長有下修可能性,不過,先前市場提前出現下修潮,導致部分財報逆勢優於市場預期。據FactSet數據顯示,至目前已有逾40家標普成分股企業財報出爐,其中約87%表現優於分析師預期。

羣益投顧總經理範振鴻指出,有鑑於科技七巨頭僅有亞馬遜、蘋果相對較容易受到川普關稅政策衝擊,研判科技股有機會釋出樂觀展望。

此外,在川普關稅效應衝擊下,先前多家投行已提前調降公司獲利預期,儘管近期美股大幅走揚並創高,但預期只要相關個股財報公佈結果,優於投行調降後的預估值,仍有望刺激其股價持續攀高。

兆豐國際投顧專業副總經理黃國偉也表示,有鑑於市場先前下修對科技巨頭的獲利預估,本次財報公佈反有機會優於預期,但美股領先走強,尤其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週再創歷史新高,壓縮指標股上漲空間。

至於臺股相關供應鏈部分,因臺積電釋出樂觀展望,預期四大CSP廠表現不會太差,臺股AI概念股在第二季營收表現亮眼,但股價尚未過熱者,有望展開補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