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百戶僅1.4戶買房! 專家曝「撿漏關鍵時刻」
▲房市冷到爆,六都上半年的家戶購屋比僅1.4%,每百戶中只有1.4戶買房。(示意圖/記者張雅雲攝)
記者項瀚/臺北報導
房市冷到爆,六都上半年的家戶購屋比僅1.4%,每百戶中只有1.4戶買房,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低紀錄。究竟現在是不是買房好時機?晚1年再買會不會更好?《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爲大家深度剖析當前房市現況與未來趨勢。
▲點擊收聽Podcast《地產詹哥老實說》,解析當前房市現況與未來趨勢。
徐佳馨指出,目前市場交易狀況確實冷淡,最明顯的變化是「買方普遍悲觀」。她點出兩大關鍵原因,「第一臺灣人購屋習慣是追漲不追跌,只要房價下跌,大家就覺得寧願觀望不買。」
徐佳馨接着說:「第二是貸不到款焦慮,許多潛在買家在看房前,就先預設自己貸不到款,這種集體意識的影響,讓過去『再不買就買不到』的心態,轉變成『買了可能貸不到款』的擔憂,進而卻步。」
曾敬德直言:「現在買房簽約需要勇氣,因爲資金面緊縮,加上房價不太漲,讓許多人覺得『早買晚買沒差別』,除非有產品力特別吸引人的物件,纔會讓買方大膽出手。」
曾敬德表示:「雖然3月房市曾有小陽春跡象,但隨後股市波動,雖然臺股目前已回穩,但房市信心仍未完全修復,房市信心一旦轉向,短期內難以扭轉,因此目前仍是典型的買方市場。」
不過,曾敬德觀察:「北部5、6月賣最好的區域爲北投,主要受惠於士林北投科技園區的信心帶動,證明市場買氣仍在,只是買方對區域或時機的信心有所猶豫。」
不過,徐佳馨則觀察:「北市有不少高資產客羣,選擇在此時『危機入市』,購買高價辦公室或豪宅,甚至採現金購置,這類買家多半是爲了財富傳承或人生收成,將積蓄投入自己喜歡的房子。」
▲徐佳馨(左)觀察,北市有不少高資產客羣,選擇在此時危機入市。(圖/翻攝自《地產詹哥老實說》)
至於去年很熱、今年卻快速降溫的區域,徐佳馨直言是新竹,因其市場規模較小,波動幅度大。她也點名臺南與高雄,因過去漲速過快,近期回檔力道強勁。
徐佳馨也特別提醒,南部的「園區宅」已出現「真園區宅」與「假園區宅」的分化,過去爲租給科技新貴而裝潢好的物件,因科技新貴多已自購,導致部分物件淪爲養蚊子。
展望下半年至明年農曆年前,哪些因素將影響房市?徐佳馨認爲:「央行接下來的兩次理監事會議是關鍵,若能稍微降息或放寬管制,都將是好消息,但下半年景氣仍難以期待,因爲上半年已消化全年大部分需求。」
曾敬德則表示:「去年打房政策的影響將在今年底告一段落,後續政策走向值得關注。他認爲,央行不太可能再緊縮銀根,甚至可能釋放一些資金水位,讓市場迴歸正常。」
對於民衆最關心的房價走勢,徐佳馨、曾敬德一致認爲「漲是不可能了」。不過曾敬德表示:「在資金與信心面皆不樂觀的情況下,房價持平盤整的機率較高,雖然會有零星個案修正,但不會是普遍現象。」徐佳馨補充:「目前成交量少,房價指數的微幅波動並非實質修正,且民衆的體感修正很難達到。」
現在是買房好時機嗎?還是要晚1年再買?曾敬德鼓勵現在積極看房,有機會「撿漏」,找到因繼承、換約或資金需求而急售的物件,這些物件通常CP值較高。
至於晚1年買房,曾敬德認爲,機會與風險並存。他說:「若未來經濟不佳,政府可能放寬管制,市場買氣回溫;但若經濟持續低迷,房市也難有起色,建議與其追逐最低點,不如在市場上找到物況、價格都滿意的CP值物件,隨時都是好時機。」
▲徐佳馨以臺積電股價爲例,說明追逐最低點的困難。(圖/記者屠惠剛攝)
徐佳馨則表示,許多人渴望買在「絕對低點」,但低點往往是事後才能確定。她以臺積電股價爲例,說明追逐最低點的困難。
徐佳馨表示,買方應「永遠待在市場上」,現在確定不會買在高點,反而有機會找到更好的物件。她鼓勵買方「多看多問」,在房仲拼成交的時期,更有機會以甜美的價格成交,對於自用客戶而言,這就是最好的CP值。